2)第三百一十三章 主持公道,曲径通幽_我自红楼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事没有必要做的那么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这些下人之所以争先恐后的为贾瑜鞍前马后,一来是想得些好处,二来是想进宁国府里工作,宁国府下人们的月钱和吃穿用度比荣国府的下人们高上一倍不止,干同样的活,薪资待遇却相差甚远,哪个心里没有意见,这就叫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而且她们都很明白,现在贾家是哪个在做主,讨好他准没有错。

  贾瑜在身上里里外外一顿乱摸,也没有摸出个所以然出来,他没有随身带钱的习惯,总不能把头顶上的玉冠,腰间的玉带和玉佩赏给这个婆子吧。

  晴雯她们给他准备了两个荷包,一个装满银锞子,一个装满金豆豆,前者用来赏下人,比方说荣禧堂门口的那两尊负责撩门帘子的卷帘大将,后者用来赏给亲近的人,比如小吉祥、小角儿和小梨儿,雪雁和玉钏儿偶尔也会问他讨钱花,但他嫌装在袖兜里不爽利,行动不便,而且这两个小荷包还都是粉色的,他有些接受不了,所以从来都没有带在身上过。

  “你明天到宁国府去找晴雯姑娘,领一两银子的赏钱,我现在身上没有。”

  婆子跪下来磕了一个响头,恭声道:“瑜大老爷,这是奴婢应该做的,奴婢不要这银子,有一事相求,求您赏个脸面。”

  “说说看。”

  “奴婢听说您城外那座新园子缺下人使唤,奴婢那儿媳妇是个老实勤快的,一直都在家里闲着,没个事做,求您大发慈悲,赏她口饭吃,允许她进去做事,好沾一沾您的福气,奴婢全家都感谢您。”

  瞧这话说的,听着就舒服,估计是个人都喜欢被人如此的拍马屁,贾瑜点头道:“可以,你明天带她去东府找晴雯姑娘,让她安排,另外再把赏钱给领了。”

  婆子大喜过望,连磕了三个响头,激动道:“多谢瑜大老爷赏她口饭吃。”

  宁国府的媳妇们月钱是二两银子,去桂园工作的月钱加一半,也就是三两,这比姑娘们的月钱还要高,而且里面吃的、喝的、用的和住的都很好,主子又和颜悦色,从不朝打暮骂的,活计又不算累,在荣国府的下人们看来,这就是天堂。

  宁国府,宁安堂。

  秦可卿局促不安的端坐在椅子上,这个地方她以往经常来,不过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江山易主后便脱胎换骨,变化大到她已经不认识了,晴雯、媚人、金钏儿和龄官正在稀里哗啦的抹着骨牌,桌子上银锞子已然堆成了小山,由此可见,她们个个都是小富婆。

  这便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宁国府下人工作和生活准则》中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可以抹骨牌,但不许来钱,但这条规定很明显是针对下人们的,和主子们无关。

  晴雯她们在贾母眼里是下人,可在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