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七章 说亲_我自红楼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然同时出现了三个爵位,分别是二等将军贾琏、三等子贾琮、一等男贾环。

  后二者的爵位是很低,低到不值一提,可它们却是一团蠢蠢欲动,蓄势待发的火苗,只要贾瑜这片汹涌澎湃,一望无际的燎原大火分出几根木柴,他们成长为熊熊燃烧的篝火,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对比而今的荣国府,日后的宁国府更是荣华到难以企及,为了最大程度弥补不能给贾瑜这一忠昭日月,功过千秋的帝师生前封为异姓王的亏欠,皇帝给他的二十多个儿子全部封了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爵位,去掉林黛玉所生的嫡子,妾室生的庶子一律授轻车都尉(正三品)、姨娘生的庶子一律授骑都尉(正四品)、通房丫头生的庶子一律授云骑尉(正五品),皇恩及此,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甄老太妃一言不发,只是不停的流泪,贾瑜轻叹一声,躬身一礼,退了下去,正值多事之秋,暴风雨马上就要降临,还是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吧!

  除了贾家,准确点说,除了宁荣两府,再准确点说,除了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三春、贾政、李纨、王熙凤

  等人,他就没打算化身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四处扶危济困,替甄家以及南安郡王府这样的人家善后,有那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去救一救上千万依然在温饱线苦苦挣扎的穷苦百姓,救你们这些国之蛀虫做甚?继续祸国殃民,拖我后腿?

  别怨恨我油盐不进,冷酷无情,要是有一天我身陷桎梏,大祸临头,你们别说是仗义执言,能不来落井下石,就算你们是个人了,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不能给我带来有用的价值,我为何要巴心巴肝的为你忙前忙后?在当今这个草木不敌三秋,苍生转瞬即亡的时代,哪里还有什么真情在。

  众所周知,江南自古以来便是地广人稠,文风盛行,经济发达,物阜民丰的鱼米之乡,除了瓷器、竹具、茶叶、蔬果、糕点、药材、戏曲、美食、奇闻异事、文房四宝、才子佳人,丝织品也是最主要的特产之一,朝廷每年四成左右的赋税皆来源于此,大梁立国后,为了抓稳这个深不见底的聚宝盆,源源不断的钱袋子,太祖另辟蹊径,设立了「织造局」,因它坐落于治所金陵府,故而被称作「金陵织造局。」

  顾名思义,江南三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淮南道)下辖的二十七府一百零四县所生产的丝织品都将由这个部门储存、运输、贩卖,其中的油水可想而知,比糖商、布商、木商赚钱多了,号称富可敌国的盐商也只能和它平分秋色,岂不闻「古来之富贵者,皆遍身绮罗」,绮罗正是丝织品的统称,庞大的市场、稳定的需求、较高的利润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