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三六章 一线生路_荡剑诛魔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牛山是瓦剌中庭海拔最高、连绵最长的山脉。

  叶子湖是瓦剌中庭第二大湖泊、最大的内湖。

  牛山似牛屈膝卧草。

  叶子湖湖形如片叶,跨严冬难冰封。

  漫长岁月前,牛山裂开了道口子。

  历经千百年之久,裂口深入万仞山腹,长近十二里,唯宽不及半丈。

  裂口以西有百丈高崖与千亩之广的叶子湖相接。

  以东则同六七处山路相交相连。

  牛山戴石、林木瘦耸、鸟兽少见、人迹罕至,唯裂口如一线横贯东西,遂得名一线峡谷。

  中州有华山自古一条道,登顶之路蜿蜒曲折,悬崖峭壁长达二十四里,奇险奇绝!

  长十二里的一线峡谷,可称为一线天奇绝之景,却难言险地。

  除非醉着酒还攀上那万仞崖临渊而行,方能谓步步惊心、凶险异常。

  如果给足冷魅和姜逸尘一天两天的时间,二人尚能靠相护扶持及万仞崖间可能出现的歇步小洞登顶,彻底逃出生天。

  但二人顶多能甩脱开追兵一两个时辰,这点功夫单把一身气力放在征服高崖上已是勉强,待得万箭齐至,恐怕会变成被钉在峭壁上的刺猬!

  所以二人的一线生机不在于爬上一线峡谷,而在于穿过一线峡谷。

  只有在一线峡谷里,冷魅和姜逸尘同一时间里需要面对的敌人才会少于二十之数,才能让瓦剌人最引以为傲的骑兵战力无从发挥,并将瓦剌人的人海优势削减到最小。

  冷、姜二人的行刺计划很简单。

  而瓦剌人为报凌霄渡相阻、高官被刺、战马被毒等仇,不惜投入五千来人铺展开一张天罗地网以围猎二人。

  冷、姜二人进入牛山等同于入网入彀,瓦剌人的围猎进展已达八成。

  正有十数名瓦剌勇士及千百名瓦剌兵卒提前一日埋伏于牛山之中。

  瓦剌人料定冷、姜二人不敢在山中他处过多逗留等来山外追兵,是而仅留百名兵卒散布于牛山各处充当眼线关注二人去向,由十名瓦剌勇士于山间骑行游曳盯人留人拖延时间。

  其余人等尽数候于一线峡谷之中,只待二人自投罗网。

  瓦剌人相信纵然冷、姜二人是雌雄双虎,可在他们这千百条群狼的围攻之下也当渐渐不支、被生吞活剥!

  所以当冷魅和姜逸尘来到一线峡谷东面入口时,瓦剌人自认他们的围猎进展已达九成。

  只要二人敢进来,那便是踏上了中州人所谓的黄泉路,一入无返!

  冷魅和姜逸尘却没有选择余地,一线生机只在眼前。

  穿过一线峡谷便意味着要杀穿这十二里路!

  从东杀到西!

  ……

  ……

  辰时过半。

  冷魅和姜逸尘终于到来。

  却没有梗着脖子愣是要从峡谷入口堂堂正正杀进去。

  而是从峡谷左右两侧岩壁上飞掠而入。

  事实上,因为十名瓦剌勇士在峡谷外的干预,二人来到峡谷之前已耗费了不少体力。

  入峡谷面对这千人阵势,能留一分力是一分力。

  瓦剌人尽管不相信二人能凭借卓绝轻功一路飞掠过十二里路,所来兵卒却还是配备了足够的硬弩防范未然。

  在平地上,冷魅和姜逸尘只要内息不干涸,来多少箭矢,休门风遁就能挡下多少箭矢。

  飞檐走壁间再布施不能随身而动的休门,则是徒费内息。

  是故,入谷三十余丈以来,二人全凭身法在躲避一簇簇箭型灌木,实有危急情况再挥击兵刃相挡相拦。

  直至一名瓦剌勇士心急气恼地高高跃起将巨斧抡砸在冷魅身前,敲落下一大块岩壁,最终以自身后颈被暗哑剑贯穿为代价暂阻去路,这才将两条滑不溜秋的壁虎给剥离了岩壁。

  ……

  ……

  杀人如刈麦是个比喻。

  就算是收割麦子,也不是单纯地挥动镰刀五百下、一千下。

  需将麦子拢成能够被一刀割断的一捆夹于臂弯间。

  镰刃环裹于成捆麦子的麦根处。

  一手紧抱掰扯,一手逆向划拉,方可割下这捆麦子。

  简单说来也需拢麦、抱麦、割麦三步。

  如此步骤重复五百回、一千回,手会酸、腰会酸、脖子也会酸。

  更何况有些麦子麦根生硬,不是两刀、三刀就能割断的。

  杀人,说起来倒仿佛要比刈麦简单许多。

  或穿心、或割喉、或斩首、或碎脑、或断脉、或喂毒等等,都只需一步。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