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章 杜老板_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异样,毛维寿脸上也露出一丝尴尬。毛维寿是江西人,一开口:“崽耶,你是不知道,莫说跟小鬼子狠狠打了一仗快把家底都打完了,就是没干这场仗之前,我们十九路军在蒋委员长那儿也特娘的是后娘养的,弟兄们军饷都没发,老子连马都快没得骑的了,那来的车?就这辆车还是上海的父老乡亲们捐款买来当运输弹药的。”

  刘浪默然点头,对于这段历史,军史上亦有记载:开战初期,南京政府就以财政濒临崩溃为由,断绝十九路军军饷数月之久。自1931年10月起,十九路军就从未领到分文军饷。当时正是寒冬,将士们身着单衣,短裤露膝,在冰天雪地里作战。十九路军孤身奋战近一月,若不是上海市民及工商各界大力支援和张治中的第五军来援,早已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刘浪对蒋委员长这种极擅于利用国内外斗争铲除异己的手段又是多了几分警惕,毕竟,现在的他还要在蒋委员长麾下混几年。

  通过这两月对国内外时局的判断,刘浪对自己未来的路基本已经有了个大致的脉络。爷爷是要找的,红色部队的大腿自然也是要抱的,但绝不是现在。

  现在距离日寇大举侵华大概还有整整五年的时间,刘浪可不想把这五年时间浪费在和南京国民政府你争我斗中,刘浪希望用这五年时间带出一支强军,一支让小鬼子碰的头破血流的强军,那怕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大势,刘浪也希望用这样一支部队告诉全国军民,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东亚病夫。

  因为“淞沪协定”,十九路军军部已从原驻地迁出,现暂定在望仙桥一带,距离61师的驻防地大约有三十公里,卡车在老旧的公路上缓慢而行,放眼望去,经历过两军合计十余万大军大战后的苍夷俱在。

  两名军人也没有继续交谈下去的兴致,气氛有些沉闷。

  一直走了一个多小时,连续经过了几个戒备森严的盘查路口,终于到了军部驻地。

  有毛维寿的带领,再加上刘浪这个“抗日英雄”的特殊体型也是小有名气,进军部的大门并没有受到多严格的审查。

  在一名中校副官的带领下,两人直接来到了临时军部最大的会议室,已经得到消息的蔡廷锴蔡军长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整整自己的军帽,刘浪昂首挺胸踏入了会议室。

  精瘦但却面相极为坚毅扛着中将军衔的蔡廷锴刘浪在照片里见过,一双虎目不怒自威,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但会议室里并不仅仅只有他一人,在蔡廷锴身边竟然还有个平头短发,穿着大褂的男子。

  刘浪目不斜视,立正敬礼:“军座,61师通信官刘浪特来报道。”

  “哦?刘团长,你现在可是2师的人了,61师通信官就不要再提了吧!”蔡廷锴动也没动,慢条斯理的说道。

  “就算刘浪以后当上将军,履历上的第一条也永远是十九路军61师通信官。”刘浪大声回答道。

  “哈哈,算你小子会说话。”面无表情的蔡廷锴脸上绽出一丝笑容,站起抬手给刘浪还礼,侧头问身边的大褂男子:“怎么样?杜老板,我十九路军的好男儿还是不少吧!”

  平头短发男人看着刘浪,眼里闪过一丝奇光,闻言微笑道:“有蔡军长这样的保家卫国的模范军人,麾下自然少不了刘团长这样的英雄人物。

  杜老板?刘浪脑海里走马灯似的开始思索。

  原来是他,刘浪灵光一现,能跟蔡廷锴这样的一名中将并肩而立而不落下风的商人,又姓杜,翻遍中国近代史,恐怕也只能是他了。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