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4章 事毕离去_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6门迫击炮,还猛然多出了4挺重机枪和9挺轻机枪。

  一直守在门口等足了一夜的未来大牙中将这一夜可没白等,刘浪不知道是不是良心发现,还是这位学着杨红曼同志给他的早餐加了个白水煮蛋,反正未来大牙中将的侦察连凭空多了纵队司令部分配下来的20把驳壳枪,大队指挥部也拨给了他4挺轻机枪,加上他原来就有的3挺轻机枪,侦察连几乎能达到每个班一挺轻机枪的火力,再加上能连射的驳壳枪,侦察连的轻火力绝对为此时红色部队的全军之冠。

  事实上,就是相比于国军的一个标准师,他们此时的火力也丝毫不弱,也就是对上一个“德械师”要差上一些。

  一大队绝对是这次武器分配中的大赢家,不光是重火力分配的多一些,一大队后勤部还被纵队司令部特别嘉奖,并奖励了20把驳壳枪,从科长刘耀祖到杨红曼同志,都挂上了闪着蓝幽幽光泽的崭新德制驳壳枪,再加上原本就拥有十五杆冲锋枪的战斗班,光是后勤部这三十多号人,火力都堪比一个加强排。那还是没算上那个战斗班无比强悍的战斗力的情况下。

  而不久后,在东北军三个师在光头大佬的严令下和红色部队的战斗中,东北军的一个连恰好又碰到了刘科长的后勤部。

  一看赶着骡马的这支小部队,就知道是后勤辎重。好不容易捡到个软柿子,东北军的连长差点儿没喜疯了心,指挥着嗷嗷叫着的士兵们就想一口吞了这块肥肉。

  哪知道肥肉没吃到,反而一口啃到硬骨头上差点儿没崩掉大牙。一百米的冲锋距离上,20把驳壳枪和十五杆精准的让人难以想象的冲锋枪瓢泼如大雨般的子弹留下了足足三十多条东北老兵的性命。

  用事后那个惊魂未定的东北军连长的原话就是:老子们被光头骗了,说什么“红匪”被追了一年已经快弹尽粮绝,那有这样弹尽粮绝的?那子弹分明比我们还多,一水儿的花机关扳机都不带松的。

  能让东北军说出这话,可以想见当时刘科长麾下的火力之强劲。要知道,放眼全国,东北军的装备可是除了光头大佬最嫡系的中央军之外最好的了,绝对是诸军阀之冠。

  这位被一个红色部队后勤部打吐血的东北军小连长的话被传到了那位张少帅耳朵里,气得那位苦思冥想了几日之后断然将自己的部队主动和红色部队脱离了接触。三个师虽然损失不小但终究因为他这个小连长发的牢骚没有像曾经的时空那样被红色部队打了个全军覆没,最终还被光头大佬趁机取消了番号。

  反正这位少帅是和曾经时空中一样打定主意绝不会再把自己的麾下投入到和红色部队毫无意义的战斗中去了。

  西北军杨虎城部自然是和其共进退,一看东北军溜了,那还会真打?自然也是偃旗息鼓。位于山西的老阎同志那更是个聪明人,麾下的晋军压根儿就没出场。

  唯一倒霉的只是马家军,这个对红色部队始终存着深深恶意的军阀被火力得到加强并少了强大敌人的红色部队打了个落花流水,派出的一个骑兵师在上百挺机枪的包围圈中灰飞烟灭,远比曾经的时空中受损大半的伤亡报告要惨的多。

  这亦算是红色部队为他们未来渡过黄河向西进发却伤亡惨重的战友们提前先报了仇吧!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在红色部队整编并修整完毕继续向北进发的那一刻,刘浪就站在哈达铺的郊外告别了一步三回头向他作别的杨红曼同志和主动向他握手敬礼的年轻大黑脸。那已经是大黑脸表达自己感情的最亲密方式了,虽然很老套,但刘浪依旧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

  那个老头儿,还真是固执啊!表达爱的方式从年轻到老都没变过!刘浪记忆中,他貌似从记事起就没被大黑脸抱过。

  红色部队已经走远,已经达到自己目的的刘浪自然没有继续呆在这里的必要,独立团基地那边还有不少要事等他回去处理。

  为避免身份暴露,三蹦子被刘浪停在距离哈达铺镇六十里地外的一个山谷,在那里刘浪和石大头也会和了三天前就已经达到此地的蔡大刀和牛二,四个人一路疾驰向陕甘川边境行去。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