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李贤的尝试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懂,可李贤从来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也从没有让朕失望过。

  他可给你说过营造的难度?你认为有几成可行性?”

  不知不觉间,赵恒对李贤的称呼已经慢慢从“小贼”,变到“李家士子”,再变到“李贤”。

  侧面看出,赵大官家已经不单单因为年纪,将李贤当做一个聪明有天赋的少年人,而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思想的成年人。

  赵元俨这次花了好一会沉思,想到李贤在开封府衙的讲解,他和赵大官家一样,尽管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但李贤当时笃定和自信的模样,深深印刻在他的脑中。

  “李贤当时没有说具体的难度,他只说要实地勘察,并对汴河堤坝附近的环境仔细研究后,才能下结论。

  至于能不能成功,李贤也说了,既然要花费人力物力,就要建设一个能稳固数百年,帮开封东京城阻挡汴河水患的堤坝。

  事在人为,他认为没有什么是不能做成的!”

  看来李家那小贼也不敢放大话,正因如此,才让赵恒越加肯定李贤是有想法。

  赵恒没有第一时间把李贤叫入宫内问询,他还有其他的想法,转首望向了旁边恭敬站立的小黄门:“铁冶,你去把将丁谓,八作司的上官炀,还有执行汴河堤坝建设的作头,监修都给朕叫来!”

  ……

  李贤把自己的杰作献给赵元俨后,就回到了李家大院等消息。

  如无意外,皇帝肯定会让他入宫面谈的,没办法,谁让督建桥梁堤坝的大匠工就那么多。而他手里的工程制图,给大宋皇帝提供了一个可能。

  只要掌握了规范和绘制方法,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去做,这种又称为作头的设计匠工们,是可以量产的,大宋就再也不缺作头了!

  看看后世的那些设计院,许多人学习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就能上岗了。

  难的是制定堤坝及大型建筑的图纸设计,到施工,以及最后验收的国家标准。

  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李贤发现大宋人本身有着自己判断的一种经验式判断标准,但那样还不够,不够清楚和直观。

  就这样在李家大院内做了一会,看看书,散散步,陪伴着母亲和嫂嫂,又编写了几段《工程制图》。

  一直等到黄昏,兄长李志和柳永都从开封府衙回来了,可宫里都没有传来消息,赵元俨那里也没有。

  李贤的头有些晕乎乎地,他罕见的失算了!

  赵大官家看来不敢兴趣……

  那就没法子了,总不可能逼着赵大官家找他主持汴河上游堤坝的设计吧?

  李贤难免有些小小的失望,前三天的努力几乎全都白费了。

  崇政殿内,灯火璀璨。

  和往日夜幕的平静不同,今天的崇政殿内,站着满满当当的人。多是开封府周边区域,包括为洪水冲毁的堤坝,桥梁,城池重建的负责人和作头。

  三司使丁谓同样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