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昭对新军千户所的改革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针对训练上的。出台各种奖励、惩罚制度。对训练度完成的好的小旗、总旗、百户进行奖励。对落后的小旗、总旗等队伍进行处罚。

  第二部分则是针对编制上的。

  明军的小旗为十人,总旗是五十人。而按照火器军队的作战方式,这种编制是不合适的。排枪击毙战术使用的三段式射击。张昭将现有的编制全部打乱。

  按照一个班12人,一个排三个班,一个连三个排这样的编制进行组合。

  这样下来,一个小旗下辖的人数增多。总旗所辖的人数下降为40人。而百户所辖人数又增多。再算上缺额的士卒,就成了官多兵少的局面。

  所以,第三部分的改革,针对的就是军官的改革。能者上,庸者下。

  将所有的百户降为总旗排长,将所有的总旗降为小旗班长,将所有的小旗降为士卒。凭借着训练、实战中的表现,再进行提拔、任用。

  将士卒分为甲等兵上士、乙等兵下士两个等级。根据训练、作战的表现进行提拔或者降级。

  除此之外,还开始设立夜校,分批次教士兵识字。

  新军千户所便是在这样的“改革”当中继续着军姿、队列的训练。这个东西并非张昭带来的。而是明军本来就有的东西。明军作战也是要讲军阵的

  每次军中会操,一样要列阵,变换阵型。京营到中后期被人说花架子,说的是什么地方就是会操时军阵整齐,听旗号变阵时一样迅速,但是真实的体能、搏斗技巧、意志却是差到极点。

  至于火器军队,明成祖时就设有“神机营”这就是纯粹的火器军队。朱棣就是靠着他自创的火器战术,六征蒙古,横扫大漠

  这个自创,并非指的火绳枪三段式射击战术。这种战术在英国公张辅平定安南时就出现。

  朱棣的战术大致上是将神机营放在中军,骑兵在两翼。用火器军队打三轮,击溃敌军的冲击。紧跟着骑兵反冲锋。打的蒙古骑兵哭爹叫娘,抱头鼠窜。

  当然,这个火器是火绳枪

  火绳枪的装填速度和燧发枪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火绳枪时代的三段射击战术,虽然可以作为输出主力,但一定要配备其他兵种,联合作战。

  燧发枪时代自然就是用的排枪击毙战术,成为战场上的主角。

  张昭是按照燧发枪的“设想”来训练军队。而军中上下,包括其他团营的军官都以为他是以火绳枪的战术来训练。

  数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腊月二十八日的夜晚,城北的军营中遥遥看去一片漆黑。只有军营最西北角的地方,火光一片一片的。

  在这个时代,军队宿营最怕的是炸营。所以晚上基本是灭灯睡觉,并禁止相互走动、串门。所以,虽然是在京中,一到晚上京营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