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宫外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伯虎本人的画技比诗wenqiang得多。其画作流传千古。

  不说别的,唐伯虎最出名的《桃花庵歌》,其中名句有: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但这比同时代的明代三大才子杨慎的诗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何?差太远!意境、格局,真不是一个档次的!杨慎这是传世之作!

  {诗词鉴赏的标准,请参考文心雕龙、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著作。以及千百年来的流传度。}

  唐伯虎擅长的是书画。吴中地区,向来是画作、书法见长,而诗文要逊色。江南四大才子都是这样的。

  所以,唐伯虎在进京赶考后名满天下,并非是他的诗文才气有多么牛逼,能够压住同时代的文人墨客。而是他这个南直隶解元,真的很有份量啊!

  而王鏊是唐解元的前辈!

  而且,他还在会试中取得第一,即会元,只差一点就成为明代继商辂商相公之后第二个连中三元的牛人!但听说成化十一年的殿试时,首辅商相公打压王鏊要独占科举时代文人最高荣誉,最终给的名次是探花。

  正德元年十月,王鏊入阁。

  张昭哪里认识王鏊,坐在木椅上,想着他的事情。

  …

  第一,张昭首先面临着最紧迫的问题,依旧是赚钱。

  实在是练兵太费钱。这真不赖明军的战斗力逐渐下降,给士兵的供给下降,战斗力不下降才有鬼。

  他虽然有弘治皇帝批准的皇商资格,但压力依旧很大。开张第一炮能不能打响,就看等会面见弘治皇帝。

  第二,在狠抓训练之外,张昭要把燧发qiang打造出来。

  打造燧发qiang的难点不在技术革新上。他知道其中的关键点。这本身就是一个类似于创意上的东西。

  这就像发明电灯泡,他一开始就知道钨丝是最合适的,根本无需经过爱迪生那样成千上百次失败的试验。

  燧发qiang的难点在于内廷拨给他的工匠们在藏私,只愿意将技术交给儿子,连教给自己的徒弟都留一手。他根本没法大规模的制造,装备新军千户所。

  第三,燧发qiang的排qiang战术是十九世纪中叶之前的主流战术,但仔细的想想历史,拿破仑时代都有骑兵。他仅仅靠火铳兵对阵北虏,只怕还不够,他还需要有骑兵、火炮。

  张昭思考着,时间流逝。门房内的官员依次减少。王鏊都已经出去。再一次的在傍晚时分,张昭被召进乾清宫西暖阁中。此时距离他上一次陛见只过去二十天许。

  这个频率已经非常惊人了!

  西暖阁中一排排的蜡烛点燃着,亮如白昼。弘治皇帝正在喝茶休息。司礼太监萧敬在一旁侍候着。

  “平身。”弘治皇帝将行礼的张昭叫起来,温声道:“你说国泰商行的第一件商品制作出来,请朕鉴赏。是何物啊?前些日子,萧敬说你要了铁矿去,朕还以为你会先献上一把燧发qiang来。”说着,自己笑起来。

  皇帝放松,张昭不能跟着放松,一板一眼的道:“陛下,臣烧制出玻璃,制作了一面镜子出来,请陛下鉴赏。若能得陛下青眼,臣恳请陛下留在宫中使用。”

  弘治皇帝一听就知道张昭打的什么主意:御用的货物,在市面上卖的要贵吧?

  “先拿上来让朕看看吧。”14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