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不再有兴趣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院读书。这种情况下,再住书院里的四人间“宿舍”肯定不合适。

  董朗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子尚兄,这事简单。包在我身上。”

  十天前在这酒楼中见面,他决定和张昭交往。张昭的染料配方是他改变在家族中处境的契机。而此时,张昭所展示出来的能力,他很佩服,决意深交,提前投资。

  …

  …

  张昭在青龙镇中“奔波”时,内廷银作局蒋太监在皇城中去找休沐的刘瑾。

  明朝的京城的布局,分为三重。宫城(故宫)、皇城、内城。当然,到嘉靖年间会额外在崇文门外修一座南城。皇宫之中,居住着皇帝、后妃、皇子等人。

  而侍奉的太监们则是住在皇城中,给皇宫里的贵人们提供各种服务。对应的机构就是内廷二十四衙门。

  蒋太监早早的和刘瑾约好在东华门外的廊房里见面。

  银作局位于宫城的西南角,出西华门往南即是。蒋太监不想横穿武英殿和文华殿前的广场,只能往北绕个大圈子,于午后两点许抵达东华门外的廊房中。

  护城河上波光粼粼。两个小太监候在门口。

  蒋太监进门后,就见刘瑾正在椅中喝茶,鬓角略微显白,笑呵呵的见礼,“刘公公。”

  刘瑾眼皮动了一下,道:“老蒋,你来了。坐。你说有好事要告诉咱家?”

  按照明朝太监这个行当里的规矩。蒋太监的职务其实比刘瑾刘公公要高。但是,谁让刘公公是太子的大伴呢?当今天子只有一个儿子,而且太子如今十岁,身体健壮,没有夭折的风险,这是妥妥的下一代皇帝。

  蒋太监谄笑着,坐下来,微微弯腰,“刘公公,我已经打听到张昭的消息。嗨,你说巧不巧,我派人从青龙镇上查一圈,结果查到他住在我那庄子隔壁,就是当日我们见过的那个书生。”

  刘瑾惊讶的挑挑眉头,声音尖锐的笑起来,“哈哈。”笑完后,意兴阑珊的道:“老蒋,你要早来几日就好。前些天有个官员上书皇爷,请求改为募兵制。

  皇爷召英国公进宫商议。太子趁机问英国公火器的事情。英国公对张昭的火器平推不以为然。太子如今对此人已经失去兴趣。”

  蒋太监一愣,还有这样的?不过想想太子的年纪,这倒正常。对某个提议感兴趣也就是一阵风的事情。

  “那咱家误了刘公公的事。我本来还打听到长宁伯现在对他其实不看重。还想着刘公公可以将他收服、效力。”

  刘瑾摆摆手,“老蒋,咱们是老乡,不说这个。”明史记载,刘公公是陕-西兴平人。

  …

  …

  张昭在青龙镇中等了两天,于第二天下午,他在青龙镇中闲聊时,被秋哥儿找到,“张哥,老爷叫你去镇外汇合。”

  张昭赏了秋哥儿两钱银子,快步到青龙镇外的官道上。一辆马车已经等候在这里。

  余夫子一袭青色士子长衫,点点头道:“张子尚,跟我去一趟京城。有人要见你。”

  张昭那份东西引起了徐贵的兴趣。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