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下)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余2000骑冲击他们的后军,得手之后,立即驱赶那些步卒冲散他们的火铳队列。”

  “遵命愿长生天保佑你。”

  苍凉的号角声响彻在大地上,一队队的蒙古骑兵开始组成冲锋的队形。

  这号角声亦让新军卫开始战备。

  稍后,骑兵的洪流如同海潮般发动。如果能俯瞰大地,就会发现鞑靼骑兵在奔驰的过程中分成两部部分。超过半数的骑兵往远处绕后,准备攻击新军卫的后军。

  另外剩余的1500名骑兵也在快速的分成两部,500余名骑兵间距拉的很开,冲击新军卫的正面阵地。而另外1000骑则是加速迂回,准备从侧面冲击。

  在这种骑兵的高速冲锋中,还能做到“聚散离合”如同臂使,鞑靼骑兵不愧是精锐。

  在新军卫的号令中,正在休息的两个连队迅速的集结成队,往侧面而去,要堵住冲击而来的骑兵。

  在短短的时间内,两支军队迅速碰撞在一起

  “砰砰砰”

  战场上再一起的响起如同炒豆子般密集的枪声。仿佛没有丝毫的停顿,如同疾风骤雨,将那轰鸣而来的马蹄声给遮掩住。战场上白烟弥漫。

  没有向燧发枪阵冲锋过的骑兵,永远都不知道其中的“美妙滋味”而体会过其中“滋味”的,大部分都已经去死了

  于鞑靼人而言,伯亦难布置两道战术保险。第一,从侧面突击。第二,要打破新军卫阵型后面秦兵团的防守,将这500人驱赶着去冲击燧发枪阵。

  张昭他们只猜得出第一条战术。并做出应对。张昭下令,以一个连队140人为一排,组成横队。共排出两排兵线。并严令各级军官,要等到看清楚对面的脸,才允许射击。

  两排兵线肯定比三排兵线要单薄。在骑兵冲阵时,其容错率要低的多。所以,这就要求最大限度的去追求燧发枪的命中率,杀伤力。

  众所周知,在燧发枪的射程内越近,其命中率越高。排枪战术的威力也就越大。

  排枪战术中威名赫赫的红衣军团,就是踏着鼓点,不理会对面的任何射击,对自身造成的伤亡,抵近敌人30码处才开枪射击。最多两轮齐射就能将对手打崩溃。再上刺刀,白刃战结束战斗。

  这里面有个细节问题,所以才有如此要求军人的勇气和纪律的战术。

  燧发枪在使用多轮后,会出现发热、炸膛、哑火等等故障。而士兵们在战斗中也会因紧张出现各种意外导致哑火。那么,什么时候排枪射击的威力最大

  答案是,第一轮射击时

  所以,如此残酷的排枪击毙战术是为了打出最大的杀伤力。

  新军卫侧面支援的两个连队,同样是两排的兵线,同样的要求是放近打。

  战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分出结果。

  新军卫的两排兵线,在要求放近打之后,顶住了鞑靼骑兵的冲锋。

  “撤”

  “快撤”

  带队从侧面冲锋的伯亦难被签弹打中,一头栽倒在马下。人、马的尸体横在新军卫的阵地前。尾巴处的200名骑兵被阻拦,纷纷调转马头撤退。

  正面冲锋的500骑一样是被打成筛子。只剩下几十人逃走。

  已经绕到新军卫后的博尔哈和2000鞑靼骑兵目睹这残酷、自己人被屠戮的一幕。正在“嗬嗬”怪叫的鞑靼士兵们声音不自觉的小下去。

  “博尔哈大人,我们还要冲阵吗”博尔哈身旁的亲卫,声音颤抖的问道。

  博尔哈用力的咬着牙,“撤”调转马头,带着残余的兵力撤退。

  再冲是没有用的没有正面的牵扯,这支明军的火器部队随时可以改变阵地。他这两千人直面火器部队,下场不会和这些族人有区别。

  随着剩余的鞑靼骑兵消失在地平线中,明军的阵地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他们赢了。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