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零二章 鞑靼撤离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开鄂尔多斯草原,经由东胜卫,往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而去。这两个区域,所对应的是明长城的大同镇

  阿固勒呼骑着马到驻留在一处山坡上的火筛身边,看着一个个大小部落的牧民们,携带帐篷、牛羊、奴隶,缓慢的往东胜卫而去,略带不满的道“火筛驸马,明军不过一万骑兵,咱们两部加起来有两万多勇士,为何要避让”

  鞑靼人逐草而居,时常游牧。但给人撵出牧场的感觉实在不好受。而且,在小盐池东的一战,鄂尔多斯部损失两个千户。他这个首领要有所表示。

  火筛身材高大,脸上的皮肤带着高原红,扎着辫子带着顶毡帽,回头看阿固勒呼一眼,不急不忙的道“你想死多少人用于击败来犯的明军”

  阿固勒呼表情有点呆滞。历年来明军认真搜套都是出动精锐。如果要硬打,他们两万余人伤亡三千人以上是必然的。

  火筛道“我们蒙古人本就是逐草而居。离开鄂尔多斯草原算什么现在家家户户都分到新的奴隶,谁愿意去拼死作战等这股明军撤退,我们将老人、孩子、奴隶在草原上安置好,再汇聚六个万户的勇士去明人境内抢掠不是更好”

  阿固勒呼语塞,脸上有点无光,说道“火筛驸马说的有道理。”打马离开。

  火筛在山坡上继续观察着各部落的情况。

  他身旁的卫士都流露出崇敬的目光。一个不断打胜仗,又能得到战利品的统帅,自然会受到士兵们的爱戴。

  鞑靼人只是暂时撤离而已。在不久后,他们还会汇聚大军重新越过明长城。

  在七月中的搜套行动之前,关于新军卫斩首两千余的大捷文书就以八百里加急发往京师中。

  七月七日清晨,弘治皇帝惯例罢早朝。他昨晚和张皇后在一起,凌晨起不来。早饭后,他在乾清宫中正和重臣们商议国事时接到加急的捷报。

  弘治皇帝正郁结的心情瞬间横扫一空,从暖阁里的御座中站起来,连声道“好。好。张昭打的好。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正在御前的三阁老刘健、李东阳、谢迁外加兵部尚书马文升、户部尚书侣钟都有点发懵。什么消息天子如此失态

  他们这是一个商议战事的“阵容”。明朝疆域辽阔,每时每刻都会出事。七月初,泰宁卫朵颜三卫之一侵犯辽东。同时,贵州米鲁反叛。

  弘治君臣正在商量如何处理。此时,京营大军已经出征西北。同时,消耗着昔年存储的钱粮。朝廷的兵力、财力有点捉襟见肘。

  弘治皇帝将捷报递给太监陈宽,由他递给阁臣们查看。随后,西暖阁中的一片恭贺之声。大臣躬身道“臣等为陛下贺”

  在场的文官们个个都是知识渊博。这个知识就包括历史知识。他们很多都是正统年间出生。土木堡之变,作为明朝的奇耻大辱,怎么会不在意

  而张昭这是自土木堡之变后历年来斩首最多的战斗。

  弘治皇帝微胖的白脸上早是满脸笑容,兴冲冲的咨询道“刘先生,这等功劳朝廷该如何赏赐”

  首辅刘健为人公正,道“陛下,此功可封侯。只是张昭年幼,封侯定然会海内不服。”

  这样的军功,他不能睁着眼说瞎话,封侯够资格的。当然,从战役的目标上来说,这一战只是打出新军卫的威风而已,并未带来其他收益。

  李东阳出列,拱手道“陛下,新军卫能斩首两千余人和他们的战法有关。不如等大军回京后统计功劳,再做商议。”

  弘治皇帝微微沉吟,笑着道“也行。将捷报下发六科传抄。”这就是上邸报,通传天下的意思。

  消息,随后传遍整个京城、天下。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