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险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到保护。

  而这种战术成功与否,完全看敌我双方主将的决断。

  当年瓦刺太师也先把明英宗押到北京城下,屁用都没有,更别说叫开边城等等操作。当然,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现在张昭面临着这个选择收,还是不收。

  从他个人的角度而言,他是不想收的!战争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慈不掌兵!新军卫的宗旨确实是保家卫国。但具体到这场战斗中,他,作为新军卫的指挥使,要为麾下三千儿郎的性命负责!

  这个时候心软,等几个小时后或者明天,新军卫全军覆没,包括他自己要被杀死的时,他靠后悔有用吗?他找谁说理去?

  所以,必须要有所权衡、取舍。

  但是,新军卫现在不像在城池中,他们是在营寨中。这不是说“不收”就能“不收”的。近三千百姓拥堵在营寨门前,而且鞑靼骑兵并没有发起冲锋,新军卫能在此种情况下对百姓开枪吗?

  以他给新军卫的士兵、将校树立起来的三观,这种命令根本就不能下。

  而营寨再过一会,只怕就被推到。

  更关键的是,要看到他此时作出选择更深层次的影响。

  现在收留被虏来的百姓,和不收留,会直接影响到新军卫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不收留,新军卫还有一些时间,大致会是六到八天时间,来和鞑靼大军周旋。转机或许会出现在某个时间节点中。别老看到新军卫有的后勤压力,鞑靼大军没有?

  要知道,花马池往西至灵州,往西南至宁夏中卫、固原城这一片数百里的区域,在一个月之前刚被抢过。现在不说是“坚壁清野”那么干净,物资绝对是不丰富的。

  小王子用三万大军,姑且按照三万算。因为,今天中午鞑靼大军过河时有两万余人,算上昨天永谢布部的四千(五千被杀了一千),再算上下午时来的数千兵马。

  这之后战场被遮掩,鞑靼如果不在韦州城头能观察到的地方渡河,具体兵力新军卫是无法估算的。

  按照三万人算,围困新军卫十天左右,绝对会有很大的后勤压力,韦州城外可没有草给牛羊吃。

  想当年,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对持,不就是发现袁绍的破绽,然后去乌巢烧粮。

  收留,那就意味着新军卫在今天晚上就得拿出作战计划,最好是明天就要和鞑靼大军野战,决出胜负。

  张昭对这个方案,其实信心不大足。

  其一,射程上,新军卫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对面有投石机和步弓手。其二,新军卫的训练时间还不够,预估能执行排枪战术的只有四个连。

  其余18个连队,能否在行进中保持队列发起攻击,张昭心里没底。

  千般念头在张昭脑海中打转。他现在算是明白历史书上辩证的观点历史的大趋势有必然性!比如,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主义社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