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七章 达成协议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主动去见王恕了。

  在他和王恕的对持中,其实双方都心知肚明,有默契。以固原、宁夏两镇试点废除卫所制度,于那几千万军户是有利的。张昭愿意推动,王恕愿意做。

  但是,这到底是张昭求王恕,还是王恕求张昭。情况不同,双方合作,需要付出的筹码不同。

  国事,还有再来的机会。王小娘子只有一个。他既然答应,成与不成总要尝试下。

  …

  …

  九月二十七日晚,王六小姐在朋友们的晚宴上明确表态不想嫁给曾复哲。接着,第二日又有新的消息传出来:宁为英雄妾,不为庸人妻。

  王六小姐的朋友圈基本涵盖整个三秦的读书人世家。她这番话很轻易的就传出来。

  至于说曾复哲听到这个消息后有没有被气得吐血,这就不得而知。根据其好友子实兄的描述:他当时就离开王家,回到三原弘道书院中,闭门读书。

  “庸人”这两个字很好理解,就是曾复哲。而此时此刻的西北,敢称英雄者还能有谁?只有新军卫指挥使,斩杀北虏一万四千余人,国朝新鲜出炉的新秦伯,张昭。

  在这样的舆论风波下,两日后,九月三十日的上午,张昭和王恕再一次见面。

  这一次的见面比上次要正规的多,位于王恕的书房。王恕的长子王承初、次子王承襟都在,王六小姐侍奉在王恕身边。

  王恕须发皆白,还是那副老朽不堪的模样,抬手示意张昭喝茶,“张子尚你昨日请求和我见面,想必是对卫所的改革有新的想法,说来听听。”

  这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王承初、王承襟兄弟俩都向张昭,脸上都带着微笑。这是废话,他们俩不够资格给张昭脸色看。当然,此时兄弟俩的想法各不相同。

  王承初则是想着今天终于要摊牌。他侄女不想嫁给曾家子,这不是问题。婚姻大事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老三在京中做官,他这个大伯在此事上自是有几分话语权的。

  而以他看来,他父亲八成不会肯答应张昭。要答应早答应了,何必掉着张昭十几天?而且,即便他父亲答应,朝堂上那一关也是过不去的。

  以他了解的情况,朝堂的官员十有八-九都不愿意看到他父亲起复。而且,天子未必愿意。

  王承襟想的是另外的事:他侄女的婚事。

  还是之前的那句话,如果他这个侄女是庶女,真就嫁给张昭为妾室又何妨?反而,能拉近和未来军中第一人的关系。偏偏他侄女是嫡女。而且,素来被他父亲所疼爱。

  这几日突然爆出来他侄女想嫁给张昭为妾室,而今天张昭就来和父亲谈判。怕不是想要趁机求亲吧?

  真要是这样,那可真算是个痴情之人。这需要让步的利益会很大的。他侄女没看错人。

  张昭从容的拱手一礼,“老大人,学生的新想法很简单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