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白。但不管明不明白,事情已经定下来了。

  …

  …

  张昭和王恕达成协议,回到住处就给京中的李阁老、萧敬写信,阐述他的意见,运作王承裕来固原、宁夏两镇督办清查田亩,废除军户户籍的事宜。

  这一次张昭倒是有大的把握李东阳会同意。

  李阁老他们这些大佬的思维,都有一个定势:做事先得人。而现在他已经拿到一张极好的牌:王恕。在朝堂中恐怕不会有人质疑王恕的能力。

  而李东阳等人绝非尸位素餐之辈,既然有人做事,且于国朝有利,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同意?

  当然,王恕想要复出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披马甲上阵。其小号就是:他的幼子王承裕。

  而奏章自不用张昭再写。李阁老手中有一本。回头阁臣票拟以及在弘治皇帝面前讨论时,一条条的改成张昭给李、萧两位大佬信中所写的就是。

  张昭很清楚,他写给萧敬的书信,其实就是给弘治皇帝的。只是一个臣子给皇帝写私信,这太过于引人注目。你叫史官们怎么写?总得掩人耳目。

  张昭的书信写完,派人送出去后,已经是傍晚时分。这时王家暂停和曾家议婚的消息已经传出来。而消息灵通的人还知道:王六小姐即将嫁给张昭为妾。

  这不仅仅是一桩婚事,而是一个很明显的政z信号。本来因王恕态度模拟两可而形成的风波迅速的转化成为另外一种。张昭要干什么,秦地的官员、缙绅们谁不明白?

  一个新的风暴正在形成,但凡接到这个消息的权力人物都想要探一探王老大人的口风。而王恕确实将一些口风露出去,否则就张昭在奏章上写的那几条政策,以王恕的名望也扛不住反扑。

  自古以来就是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而处在风暴正中的张昭这里,反倒是稳如磐石。他也变得清闲起来。十月初二的上午,张昭在王府宅了很多天以后,带着王武、庞泰等人在三原县游山玩水。

  三原县地处关中平原,距离西安城不远,为西安门户。比较出名的景点是城隍庙,唐代军神卫国公李靖的故居。还有三原县城内的弘道书院。

  张昭带着亲卫们先去看李靖的故居,驰名渭北的古典园林。这里现在是王恕家的别院。时值初冬,园景萧瑟,但另有一番情趣。

  在园中游玩时,庞泰忍不住问道:“少爷,听说王六小姐要嫁给你为妾?”

  张昭笑着点头,道,“小泰,你从哪里听来的?小二,你知道?”他没给身边的人说这事。这不是还没有尘埃落定吗?京中的信还没回来。

  王武身材高大,络腮胡子,身姿挺拔。笑着道:“相公,早传遍了。我听他们管家说的。你都要成他们家姑爷,他们这帮下人现在客气着呢。我们还没恭喜相公娶得美妾。”

  庞泰起哄道:“少爷,这事,你得请我们在西安城吃一顿酒啊。”

  张昭迈步走在园林林中,笑着摇头,道:“你们是不知道王老爷子的手段。”

  其实,要说在王家放流言,“宁为英雄妾,不为庸人妻”,王恕不知道那怎么可能?

  而王六小姐和曾家议婚,且消息传出来,未必没有王恕的首肯。

  想想看,王六小姐一个小姑娘不远千里去韦州城找他,回来后时常哭泣,王恕会不知道自己最疼爱的孙女的情况?

  所以,上面的事情八成是在试探他。而他主动去运作这桩婚事,主动求见王恕,作出让步,所以才会在王恕那里立即通过。

  王恕没头没脑的吩咐王承襟一句,王承襟立即就知道怎么回事。父子间心有灵犀?扯淡吧!必定是老王让小王办的这些事。而王小娘子是蒙在鼓里的。

  这老头子坏的很。

  不仅要测试他对王小娘子的真正心意,还要拿好处。

  当然,坏一点好啊,不然回头怎么应付清查土地、废除军户户籍的困难局面?

  傍晚时,张昭游园刚回来,瑶琴拿着一张书笺正等候着。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