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南还是往东摆,距离老城区多少远合适?

  陈夕凤心里暗自撇嘴。你不说清楚,我怎么知道你的方案?当然,表面上她可不敢去指责张昭。小口的抿着鸡汤。

  崔元干脆的把手里的商业计划书递给张铭,这玩意儿他看也不看懂,不如听张昭说。“张伯爷,既然你都有通盘的考虑,我愿意参一股。”

  他倒不是单纯的要跪舔张昭,所以盲从。而是,张昭在商业上的成绩和他的战绩一样很彪悍。

  崔元等人并不知道国泰商行是弘治皇帝的。但看得到,玻璃产业现在有多少人眼红啊!特别是那个单向玻璃出来后,京中权贵都在更换府邸的玻璃。

  他愿意跟着张昭掺和一把。

  张昭微笑着举杯邀请崔驸马喝一杯,道:“谢崔大人的支持。不过,这门生意投入比较大。而且,需要耗费时间、精力。诸位作出决定还是要慎重。

  我所设想的步骤。第一步,我们需要购买一个区域的土地。尽量选择荒地多的位置。需要拆迁的民居、良田先购买下来。

  第二步,我们先修水泥路,修建小镇一期工程。首先修建酒楼、会所、戏院等设施。同时,修建一批商铺、住宅。或租售、或卖。回笼一批资金。

  第三步,进行二期、三期开发。并将小镇的人流稳固下来,形成口碑。

  我还没有确切的计算,大概的估算了一下,初步投入的资金约在十万两左右。后续资金可以向大明发展银行借贷。

  现在就看诸位的想法。我需要借助于诸位的人脉、资金、人力,来缩短工期、招揽客流,顺利的完成这个项目。”

  张铭将商业计划书递给顾新,笑呵呵的道:“张伯爷,这事算我们英国公府一份。不过,我有个问题,这么大的工程,那有足够的人力来修建?”

  张昭道:“这个我去想办法。”

  几名勋贵都流露出“我懂的”笑容。勋贵吗,想要找人干活还不是简单的很?京城里的大头兵多得是。以张昭的权势,拉个五六千人轻而易举。

  张昭笑笑,也不解释。

  顾新和周修都表态参加。张昭写的商业计划书完全没什么大的作用。完全是靠他个人的人脉和过往的商业成绩起的作用。

  接下来,开始讨论筹备工作的一些细节,和下一步碰头的时间。至于说各家所占的股份,这要等两天才能确认。他们都要回去报给家长定夺。

  酒宴结束后,张昭送他们到包厢门口,将陈夕凤、董朗留下来。

  …

  …

  崔元和周修,张铭,卢员外三人在清江楼道别,坐上马车在春风沉醉的夜晚回家。

  他娶的是公主,不能在外面浪的。而且,他家就住在南城这里。

  此时晚上八点多,将近九点,京师九门早就关闭。周修少年心性,骑着马带着奴仆往法华寺而去。

  比较纯洁的同学可能不知道这里是干什么的。京师南城的法华寺确实是寺庙,但是寺庙外的一带就是青楼。京中的青楼并只有城内的教坊司。

  张铭有家室的人,返回英国公府。

  卢员外摇头晃脑的去外宅。到他这个年纪,外面养个小的,实在常见的很。

  刚才张昭已经和他提了,准备以个人的名义向他贷款来运作美食街项目,叫他最近做好资金准备。

  这不是问题,他是感慨陈夕凤到底是美人,天生就有优势。至于说张伯爷把董郎留下来,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平江伯府现在都垮成什么样?别说庶女,即便是嫡女,只要张昭想要,他们都会乖乖的送过去。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