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九章 勾兑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幽焉敢如此?

  李幽说的事,他当然知道。他的老泰山王承裕最近没少为此事发愁:寿龄侯就是个搅屎棍啊!

  李幽听的出张昭话里敲打的意思,配合的收敛起脾气,压低声音道:“子尚兄,你考虑不考虑杀鸡儆猴?都察院江西道御史吕纪先就是很好的一只鸡。”

  他没有详细的说明,但他相信张昭听的懂。

  吕纪先阻扰废除卫所试点失败,声望大跌。而且和他搅合在一起的勋贵都放弃他。失败者没有人权。

  张昭也有足够的理由整治他。怎么,当今天子面前的红人,国朝的名将就随便你骂吗?不付出点代价?

  这可以通过李阁老去操作。

  张昭悠然的一笑,喝着茶铺里的茶水,道:“这没有必要。反对者,什么时候都有。我难道能一个个的去打倒?专心做事就好。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个吕纪先只是利益集团推出来的代言人而已,他打掉一个,将来还有另外一个。譬如现在张鹤龄就被推出来。

  他的眼光不能那么肤浅,只关注到个体身上,而是要考虑如何肢解、消灭旧有利益集团。这样才能成功。

  李幽一愣,他没想到张昭给出这么个答案。这和他设想的完全不符啊!

  张昭的性格不是有仇必报吗?

  张昭笑笑,他内心里对李幽并不是特别信任,进入正题道:“阁老让你来传什么话?”

  李幽回过神,说道:“阁老着我问你,税务使的人选可曾考虑好?”

  张昭沉吟着道:“阁老中意哪个人选?”

  李幽也不隐瞒,透漏道:“户部郎中徐贵。”徐郎中是李阁老的得意门生,和李阁老走动的很紧密。算是他夹袋里的人。唯一的问题是,徐郎中曾在弘治十三年把张昭坑惨了。

  张昭奇怪的道:“徐郎中才只是正五品。担任正三品的税务使有点难吧?”

  李幽解释道:“朝廷现在是试行互市。只开榆林和宣府两个点。李阁老的意思是先让徐郎中升一格,以正四品的税务司副使的身份主持此事。”

  这他娘的还能这么操作?李大佬玩的真是溜啊!

  至于说徐郎中如何由正五品升正四品,这就是京官的优势。京官正五品,外放一个宣府的正四品有问题?完全没问题。

  张昭道:“我没有意见。新军卫最近正在开采铁矿。我希望兵部分一半冶炼矿石的工匠给我,还有剩余的全部火器制造工匠。以后兵部的火器由我提供。”

  李幽想一想,道:“我会回去和阁老说明。问题不大。”一个主导互市贸易的税务司副使换一堆工匠,这谁不会算账?

  张昭笑道:“说起来,我倒是忘了问,兵部尚书的人选定了吗?”

  张昭固然是宠臣,且把手伸到边境贸易上,但他在朝堂上的职业定位还是个武将。六部这种大佬级别的人事,内阁和天子不可能去问他的意见。

  原兵部尚书马文升升任吏部尚书后,这个位置便空着的。暂时由左侍郎熊绣署理。

  李幽倒是知道些内幕,道:“李阁老中意右都御史,两广总督刘大夏。此事很有可能会在最近定下来。”

  张昭和李幽谈完,目送他离开。自有长随和茶铺会账。张昭翻身上马,望家中而去,心中有些感慨。

  弘治十三年,徐郎中一句话就让他从青龙镇中的明理书院“辍学”。现在,他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徐郎中的仕途。

  这要在玄幻小说里,他都可以吼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不过,他和徐郎中的恩怨已经了结。他没那么大的杀气。当时站在徐郎中的立场,也不能说他做错了。

  当然,他心里还是可以有些得意的。奋斗两年,他总算不是草民了!

  而刘大夏的到来,是一个变数。张昭对这位弘治名臣的印象很不好。据说,郑和下西洋的海图就是他烧的。此人是否会给废除卫所改革造成困扰呢?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