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八章 请继续你的表演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臣心中都知道:任由鞑靼人杀人而不处罚,难以向各方面交差。大家只是在犹豫不能继续互市谈判,这有点可惜。而张昭的意见:鞑靼人不谈拉倒。

  谢迁走出来,说道:“张昭,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需要你在这里说大话。事情是在你手中出错,便由你来处置。杀人者要偿命,谈判也要继续。”

  不要以为讲几句大道理,出了纰漏的事就能摆平。甩锅这种事,内阁里的三位大佬都熟练的很。谢迁直接就是不讲道理,把锅让张昭背着再说。

  李东阳笑呵呵的出列,“陛下,臣附议。”

  马文升看着张昭笑起来,对弘治皇帝躬身行礼,“老臣附议。”谢公尤侃侃。论胡搅蛮缠的功夫,国朝还是这位第一。你张昭不是挺能的吗?好,请继续你的表演。

  刘健也表态道:“此议可行。”

  弘治皇帝觉得谢先生有点强人所难,但这最基本的逻辑,事情是在你手上出错的,你负责善后,这有问题?同时,他心里也想让张昭试试。万一成了呢?毕竟当初张昭对互市的贸易顺差和商税描绘的前景很动人。

  “可。”

  …

  …

  东暖阁这里“散会”后,弘治皇帝也没有留张昭单独说话。其余各人心情不一。

  像成国公朱辅心情就不甚美丽。谢阁老的意思,张昭要是事情没办好,再追究责任。但是,这个责任相比于“鞑靼使臣杀人”、“兵围驿馆”的罪名就小的多。

  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宽脸色没什么表情,心里在骂娘。这个御前会议的结果,意味着他下次见到张昭,最好还是要给个笑脸。

  文臣们如张升、刘大夏臭着脸离开。张昭骂人,他们能给好脸色?不出意外,回头小道消息会漫天飞。

  李东阳喊住要走出宫殿的张昭,“子尚,随我走两步。”带着张昭顺着人流往文渊阁而去,“子尚,刘东山清修刚介,中实坦易。都是为国事,勿要心中介怀。”

  刘东山就是刘大夏。其人号东山。

  张昭心道:真是因为没有私怨,只是在国事上看法不同,所以才难以化解啊。想归想,他并没有表现出来,拱手道:“阁老教诲,学生省得。”

  李东阳看似刚才并没有帮他说话。但其实还是支持他的。李东阳让巡城御史李道立带兵把鞑靼使臣的驿馆围起来,这就是支持。张昭心里有数。

  李东阳身量中等,其貌不扬。笑一笑,说道:“和鞑靼的谈判,尽量谈下来。小王子不愿意谈,鄂尔多斯万户、永谢布万户未必就不愿意谈。”

  张昭道:“学生尽力而为。”

  和李东阳叙话完,李东阳回内阁处理政务。张昭从东华门出皇城,带着亲卫们,先到棋盘街后的六部衙门汇合焦芳、王华,一起往南城而去。

  …

  …

  南城,崇福寺旁礼部的驿馆中。一行二十余人的鞑靼使团上下正陷入焦躁中。

  怕是肯定有点怕的。新军卫指挥使张昭在草原上凶名赫赫!这个名字,在鞑靼六个万户部的贵族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更多的是焦躁。

  驿馆的正房大院中,小王子(达延汗)的长子图鲁咬着牙,听到外面给明廷的军士包围起来,许进不许出,低声吼道:“明人想干什么?”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