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详谈。

  一个下午的时间足够消息传播了。而今天早晨就有弹劾真理报的奏章递到宫中。

  上午炙热的阳光晒的报社镇中鳞次栉比的民居、各种店铺屋顶上冒烟。

  如今报社镇这里是越发的繁华。其原因是城东这里人口正在慢慢的汇聚。

  报社镇过去一里路就是新起的京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老师五六百人。这些人都是在报社镇消费。再过去五里许就是美食镇。

  而论道报前段时间又扩招进一倍的印刷工人。光是两家报社的印刷工人就不下两千余人。

  二楼的雅间中,余夫子拱手道:“这段时间承蒙徐世孙看顾,在下感激不尽。且在这里敬世孙一杯。”

  徐光祚早有心里准备,和余夫子喝一杯,道:“余夫子这是打算去何处高就?”

  余夫子道:“在下和李空同有旧,准备去他那里的报社共襄盛举。”

  李空同,就是李梦阳。这位仁兄和李阁老的名字只有一字之隔,但也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他是明朝前七子中的领袖人物。他们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运动。

  徐光祚一听就懂,然后微微惊讶。

  他还以为余夫子是和礼部尚书张升的门生走在一起。没想到是李梦阳那帮人。

  张昭这又多出一批意料之外的敌人啊!

  他其实很清楚,余夫子之前也和他提过,希望论道报与真理报区分开,不要走白话文的路线。要爱惜文字。写白话文成何体统?

  但是他遵从已经离开的孟先生的教导,向真理报学习。论道报的文风其实正在逐渐的转白话文。因为这样报纸才有广大的受众啊!

  而余夫子这帮进士,显然是不认可这种道理。肯定也是看不起写白话文的人。

  徐光祚收起惊讶的神情,笑着道:“那我在这里祝余夫子前程似锦。只是我一个疑问,不知道余夫子是否能为我解惑?礼部尚书张升攻讦真理报不成。怎么李梦阳会开报社?”

  他记得很清楚。真理报和论道报都是弘治皇帝亲口允许的。否则,你当通政司的官员们都是吃干饭的吗?

  余夫子笑笑,“自有人会在天子面前进言。天子既然不愿意禁真理报,那应当把报禁放开。”

  徐光祚明白过来,心里琢磨着。

  …

  …

  两三天内,科道言官们对真理报的弹劾奏章就堆满弘治皇帝的书房。

  而在天子面前请开报禁的是兵部尚书刘大夏。他直接上奏章给弘治皇帝:细数真理报掌控舆论之弊端,请开报禁。

  内阁票拟的意见是:同意。

  消息随后就传开。

  这其实意味着局势的复杂化。礼部尚书张升攻击真理报,请求禁掉真理报可以看做是信号。而随后文官集团的力量并没有都跟着张升走。

  在一片喊打喊杀中,刘大夏代表的是另一个方向。他们主张“削弱”真理报的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中,弘治皇帝宣张昭进宫。

  召见地点是乾清宫中的西暖阁。一场忽如其来的暴雨让天地间都变得阴暗。乌云密布。

  弘治皇帝一身明黄色的龙袍,在窗户边看雨,让张昭平身后,道:“张爱卿,你是什么意见?”

  他本来是想帮张昭遮挡“风雨”的。毕竟,数日前张昭帮他修复了和太子的关系。但是,朝中的风波愈演愈烈,仅凭着“不表态”已经糊弄不过去。

  他想听听张昭这个当事人的意见。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