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垦新地呢?

  现在不一样了。近五十万军户都将转为民户。除去移民到开平中屯卫(唐山)的人,还有一部分将留在原卫所处生活。

  我们一方面可以鼓励这些百姓去开垦,所得土地归其所有,征税率为5%。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土地拿出来作为军功奖励。

  这比你画的大宁都司旧地的饼可有效得多。”

  张昭就笑起来,问不知道何时到小亭中来的古北口守将卫指挥李秀,“这样会不会让蓟镇诸将没有出塞作战的玉望?”

  李秀四十岁许,长相文秀。被张昭降职后依旧任命为古北口守将。他心中感激,只是他性格比较沉稳。此时道:“属下不会。”

  张昭哈哈一笑,道:“泰山大人,有个向前的作战目标比惦记着身后的资产更好一些。其实,我没打算一开始就把卫所军户们解散。屯田、开垦这都需要集中力量才行。我建议改革司搞屯垦兵团。”

  王承裕想一想,道:“行啊,按你说的办。你们谈吧。老夫去看看山中风景。”

  卫指挥李秀带着两名将军过来,他估摸着他们有事情谈。

  …

  …

  “末将参见大帅。”

  蓟镇副总兵江懿、统领南兵游击将军孟平江,燕河营参将张哲宇两人躬身作揖行礼。

  张昭坐在小亭中的木质长凳上,微笑着做个手势,“这是私下见面,三位将军不必多礼。”

  江懿作为副总兵,张昭要给予他参与此事的机会。毕竟蓟镇军的杂务要靠他处理。

  而孟平江、张哲宇就是李秀所推荐的良将。

  张昭道:“私下里叫你们过来,是有些事情要吩咐。江将军,此次蓟镇军将校进入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学习的名额,以各将官回各自的营地后宣讲此次整训的表现为标准。

  别问我参加完军事学院的学习会不会升官啊。大家心里都有数。新式军官将会越来越吃香。”

  小亭中的众人笑起来。

  江懿抱拳道:“末将明白。”这是要他私下里把话透出去。

  张昭点点头,“还有一件事。蓟镇军里的裁撤的老弱病残,以及服役期超过三年的士卒且愿意退役的,都要允许退役,转为民籍。愿意种地的可以种地,不愿意的,可以去开平中屯卫讨生活。那里将会建成京东的经济中心。”

  江懿道:“末将会把大帅的意思透漏出去。”为国戍边,朝廷总得表示表示。

  这算是给退役士兵的福利,不能公开说的。否则,卫所里其他军户会闹。

  张昭再对李秀、孟平江、张哲宇道:“我要挑选敢战之士,集中在古北口、喜峰口。蓟州镇可有精兵?”

  这话一说出来,让小亭中的众人几乎全部变色。庞泰、高一典等参谋除外。

  看张昭的动作,明显是在慢悠悠的备战。整训蓟州军不得数月才能完成吗?

  但谁都没想到张昭竟然有借整训之机,将精兵调到两处塞关隘的打算。这是打算在近日出兵啊!

  张哲宇留着大胡子,大眼、塌鼻子,形象很粗犷,昂然的应道:“怎么没有?大帅,末将愿率麾下五千精兵为大军前锋。”

  张昭就笑起来,起身斟酒,勉励道:“将军悍勇,军心可用,且饮一杯。”

  蓟州镇的地形,从古北口、喜峰口出塞都是山区。新军营的阵型根本派不开,排枪战术打起来是送死,只能用散兵战术。他没打算在这里用新军营。

  英国人在征服全球的过程中就因地形不利却坚持排枪战术而吃过大亏,一次是在布尔战争中,一次在和尼泊尔廓尔喀雇佣兵作战中。

  所以,张昭的想法是让蓟州军打开山中的通道。以新军营在合适的地形作战。

  张昭也不点破张哲宇的大话。一个参将手下有五千精兵那还了得?下发命令:“我给你们三人五日的时间,各选出精兵三千,枕戈以待。等我命令出塞为大军前锋。

  江将军,你配合他们。以整训的名义调动军队、物资、驻防地点。”

  江懿、李秀、孟平江、张哲宇齐齐躬身行礼,“末将领命。”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