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三章 传回京中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极大派系。

  弘治十五年七月,弘治皇帝令各边卫设养济院、漏泽园,即养老院和孤儿院。这将大明这一善政推到报纸的关注之下。京师之中当然也有设置。

  “不查不知道。京师之中的养济院、漏泽园弊端且不去说。听闻新军营下属的国泰商行捐赠最多,而且领养的孤儿也最多。听说都去新军营中读书。”

  领养孤儿,参军,这是很有点犯忌讳的事。

  张名尹笑呵呵的看向真理报主编汤玄策,“汤兄,你们真理报不报道一下?”

  其余十几名总编都看向汤玄策。

  真理报势力最大,除各报纸背后的东家和张昭交好的报纸以为,其他报社基本都和真理报关系一般般。

  真理报倒了,大家才有饭吃啊!盼着同行死,明代一样有。道理是相通的嘛。

  汤玄策呵呵一笑,懒得去理这些所谓的“报业风云”,慢悠悠的道:“在下有一个消息,倒是要要请诸位留意。喜峰口外的宽城镇附近山脉中发现金矿。储量丰富。”

  “喔…”

  方才故作矜持的十几家报社的总编们在瞬间七嘴八舌的询问起详情来。

  关外的大战才刚刚平息,他们这些总编当然知道“喜峰口”是那里。

  而原朵颜卫的放牧地上发现大量的金矿又意味着什么?后军都督府发行的战争债券即将大涨。

  而对于他们这些报社总编来说,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就意味着销量啊。所以,他们纷纷丢下矜持询问汤玄策。细节,细节很重要知道吗?

  这就像张昭看网文时,所熟知的某个作者,经常在某个时候写“细节不用赘述”,但其实细节很重要啊。

  “大家不要着急嘛!”汤玄策得意的一笑,慢条斯理的喝着茶。

  …

  …

  在汤玄策在报社镇中装逼之时,西苑含元殿宫殿群中,弘治皇帝在一处便殿中,教授着粉雕玉琢的小公主永嘉画画。

  技法,当然是炭笔画。

  如今市面上已经有铅笔出售,据说是国泰商行为满足“速记”的需求而推出的。

  因为报纸上大量使用白话文,这就导致记者们需要更多的文字去描述一件事。使用毛笔已经完全无法满足需求。这对于其他一些行业,比如文吏、账房同样如此。

  当然,铅笔容易涂改,只能临时用。正式的文书、账本是没有用铅笔的。

  “母后真漂亮。”永嘉公主站在画板前,由衷的夸奖着当“模特”的张皇后。

  张皇后笑盈盈的,春风满面。她和弘治皇帝相处,就如同正常夫妻一样。当然,她这个模特肯定不是专业的,一边坐着和弘治皇帝闲聊。

  她起身走过来,笑道:“永嘉,让母后看看你画的画儿。看你这个小骗子有没有骗母后。”

  “咯咯。”

  弘治皇帝三十三岁的年纪,微微发胖,脸上气色不大好,今年冬天以来他身体就大不如前。常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