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未来的路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中充满着掀翻桌子的冲动,但他的理智却又告诉他克制。

  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不要叔伯、同族。

  青龙镇距离京城70里。董朗和陈康两人在寒冷的秋风中骑马抵达小安镇。此时,张昭刚吃完午饭,正在屋里喝茶和张泰平说话。谭大娘收拾完碗筷,正准备离开。

  张泰平起身给两人倒茶,又给熏笼里面添木炭。董朗暖和着身体,情绪低沉的将董家诸人的意思说了一遍,愤然的道“子尚,我爹和我不得不妥协,但你不必妥协。”

  张昭温和的笑着,在房中踱步,“那就你大伯会将来自董家的账房、伙计撤回去。这会打乱知行商行发展的节奏。所以,你大伯想要三成的股份,他开价多少”

  董朗还未说话,一旁的张泰平实在忍不住,插话道“少爷,咱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酒,凭什么给他董家拿去说的好听,只要三成股份,再联合董少爷的股份不就是五成”

  小黑胖子虽然只有十岁,但非常聪明,且他的记忆力非常好。一年前在社学里学的论语都能背个八成。在张昭身边这段时间,他进步非常大。

  董朗被张泰平不留情面的话说的很是惭愧,辩解道“子尚兄,所以你不能答应。锦衣卫那边”

  白酒生意之初,他就和张昭谈个这个问题。必须要找靠山。

  张昭摆摆手,打断董朗的辩解,“元明,我信得过你。这件事,我自有安排。这样吧,你去回复你大伯。我同意出售知行商行三成股份。但是我要现银。你大伯他们的家底如何,他们能凑出多少来”

  董朗心里感激张昭的信任,毫不犹豫的道“子尚兄,二锅头的市场前景非常好。三成股份至少价值2000两。我大伯他们几家肯定凑得出来。”

  张昭没给董朗再劝的机会,道“那就这样定下来。我明日启程去青龙镇。你等会下午辛苦一趟,再回去通知一声。现在你和伯宁先吃饭吧。”

  他肯定不会再调锦衣卫。那本就是丁管事搞的“惊喜”。而蒋太监那边,他并不打算引入到商行中当背景。他一个读书人,和太监一起做生意,会名声尽毁。

  蒋太监对他的“投资”调锦衣卫帮忙,在二锅头刚起步时让丁管事各种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这不仅仅是对他能力的考察,还是要回报的。

  而回报,钱宁能看清的东西,蒋太监在尔虞我诈的宫中混的风声水起的人会看不清蒋太监根本不需要他在金钱上予以回报,而是要政治上的回馈。

  另外,他决定明日启程去青龙镇。原因并非董朗所想的重视此事。而是,昨天丁管事带着蒋府的二管家来,请他最近在青龙镇中待着,等待贵人召见。

  张昭决定下来的事,几人都不再说什么。张泰平去镇中买酒菜。尔后,董朗和陈康两人到前厅中吃饭。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