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锋(六)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户,不用武力威慑,恐怕是不会听话的。更别说此刻正在动刀子。必须要强力人物压场子。

  见群臣同意,刘健禀报给弘治皇帝定下来,再接着接下来的议程,“如此大宁都司、奴儿干都司重设,蓟镇、辽东两镇的防线需要重新调整。

  此事后军都督府已经上了奏章。张昭,你简单的介绍一下情况。”

  张昭拱手一礼,然后道:“重设大宁都司,在防务而言,蓟镇军重点只需要受三个隘口:古北口、喜峰口、居庸关。整条对北虏的防线将集中在兴州城、赤峰城一线。

  当然,燕山山脉中一些关卡,防止小股敌军骑兵渗透。

  因而,蓟镇军要整体提前,并入大宁都司之下。

  对于辽东都司而言,辽西这一段的长城隘口,可以逐步的废弃,守好大宁城、锦州、山海关即可。其余其余不动。

  因此,辽东都司大约有五万人的防区要变动,北上并入大宁都司中。

  大宁都司重设,我将在其故地修筑城市,划分土地给百姓,建立预备役制度,建立野战军和守备军两级体系。

  朝廷先不用单独划拨钱粮给大宁都司。但划拨给蓟镇军和辽东军的钱粮不能少。

  大宁都司下属军队的编制、花费,暂时由后军都督府下属的幽州商行通过战争债券募集的资金支付。因为具体要多少军队现在也算不出来。”

  户部尚书侣钟道:“张大人,你要控制大宁都司军队的数量。不要民户的赋税,还无法支付军饷。那三卫之地就算白打下来了。如果是纯火器军队,最好不要超过两万。”

  兵部的银子也是户部给的。侣尚书见刘老大人不大想搭理张昭,先把丑话说在前面。否则,他这个户部尚书会非常难办。国库不足啊!

  张昭“耿直”的道:“侣尚书,民户的钱粮赋税肯定是不够军饷的。军饷应该从大宁都司旧地上的矿产税收、还有商税上做文章。大明百姓已经够苦了。不要再增加他们的负担。”

  侣钟给张昭堵的说不出话来。

  大明朝的特色之一,但凡朝廷想加税,就找黄册上的在籍百姓。所以崇祯皇帝时,大明百姓一片连一片的反。为什么?这皇帝加税啊!横征暴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魏忠贤折腾东林党,征收各种税赋,搞矿监,在某种意义上对大明朝的稳定是有贡献的。

  其实大明朝的商人、权贵们富裕的很,从他们口袋里掏钱才是正理。天天想着百姓那点赋税,这大明不亡才有鬼!

  商人、权贵们造反,大明是亡不了的。藩王造反都压下去了!只要大明的百姓不反,就不会有问题。

  侣钟这时才想起张昭一系列的思想、政策。张昭是提倡重商税,对百姓轻徭薄赋。

  …

  谢迁为侣钟解围,对张昭道:“张昭,大宁都司新立,还是归你指挥。只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