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幽到来,潜忧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崛起不过数年的时间,但以后想要交到朋友越来越难。反倒是微末之时的故旧可以说说话。

  李幽道谢一声,将茶杯拿到面前,认真的看着张昭的眼睛,说道:“子尚兄,你将奏章交到朝廷就不管不问。是心里真的有把握吗?朝廷里关于谁来出任辽东巡抚还没有定下来。

  据闻御前会议是吵成一锅粥。而素来支持你的马天官都认为需要削弱你在大明东北的影响力。报社镇那里都有人叫你‘东北王’、‘东北张’。

  这些信号恰恰是说明,你在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的同时,在政治上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啊。”

  张昭抿一口茶,笑道:“子远从京师远道而来,必定有以教我。”

  李幽还是那副狷狂的脾气,这时早把刚见面时的生疏和恭敬抛之脑后,道:“子尚兄,你可知道辽东巡抚的任命为何迟迟不决?”他竖起一根手指,“因为当今天子和首辅意见不合。所以,我出现在这里。”

  这话说的遮遮掩掩。但是张昭一听就懂。他整天的没事不就是在琢磨这些东西?

  奴儿干都司这里的问题,在解决后勤问题之后从来就不存在军事失败的可能。

  真正的危险来自于朝堂之上。他越接近成功危险越大。但他能不去做吗?不能!

  重新让大明的旗帜插在三江平原上,重新让明军抵达奴儿干城,这是他的历史使命。

  在原本的时空,满清懦弱无能,以小族统治大国只顾着一家之得失,在全球列强跑马圈地的时代中沦为一块肥肉。他如何能让这历史重演?

  东西伯利亚自古以来,是大明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他留给后世的证据是什么?

  那就是大明在这里的统治根基、痕迹,让这里书同文、车同轨。

  “子远,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李阁老的意思?”张昭郑重的问道。

  李幽慨然的答道:“这是我揣摩李阁老的意思。”

  门外听到这话的王武差点想要进去一刀结果这家伙。你揣摩李阁老心里想的意思就跑到咱们大帅面前胡说八道啊?

  张昭点头,“我懂了。”

  这里面涉及到大明朝的政治体制深层次原因。大明朝的内阁是实际的宰相却没有宰相的名分。

  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永恒的斗争焦点:内阁对内,约束皇帝,对外侵夺六部的权力。

  一旦某种平衡被打破,这就是相当血腥的一个政治制度。看看自嘉靖朝以来的内阁首辅变更、斗争就知道。一个个的下死手,而且全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在玩这个游戏。

  到最后连自诩聪明绝顶的嘉靖皇帝都被溜猴。笑到最后的就是张居正!大明朝最后一个强力首辅。也是唯一的宰相。

  内阁制度安排比较血腥的原因就在两个字:名分!

  略作剖析。内阁首辅想要成为宰相,他是没有任何制度去给予他权力保障的,那么要执行宰相的权力怎么办?斗争!把所有不服的人都给整下去,大权独揽。然后,开始干活!

  换言之,在弘治十六年的此时,李幽这聪明人明显看到弘治皇帝和首辅刘健不和,因此来为次辅李东阳奔走。至于这是不是李东阳的意思,不可说。

  事实上在嘉靖朝之前,大明的内阁制度都是很稳定的。阁臣们基本都是顺序接班。

  而现在李幽打算帮李东阳插队。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