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种和军制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辖以下几个兵种:步兵、炮兵、骑兵、辎重、工兵、通信兵、医疗兵、斥候(侦察兵)八个兵种。

  这是后续军事改革的方向。

  …

  火器军的编制是一种,守备军的编制则是另外一种。

  火器军将来主要是作为野战军来使用。守备军的主要任务是驻守边关和国内的重地。

  正所谓: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这是各自的作战任务不同所决定的编制不同。守备军就是目前大明军中最流行的三个兵种配置:神机营(火器)、三千营(骑兵)、五军营(步兵)。

  具体编制标准参照此时明军中的精锐:十二团营。即万人为一营,分三个都指挥(5000人),下面再设千户等官职。

  在张昭的军事改革之后,以五千人为一个师,其中下辖三个团。骑兵团定额为一千人,步兵团定额为两千人,神机营一个团为1400人,再加其余辅兵600人,合计五千人。

  三个师为一个军。

  蓟镇十万大军改革之后的编制就是三个师的火器军,四个师(两万人)的守备军。

  宁远参将李博涛率部扩军至两个师,这只是守备军的编制。将来返回来,还是要往火器军转型的。

  广宁军也扩展到一个师的兵马,在阿城下游500里处横扫关外诸堡、寨。

  这都是精锐兵马和老部队,当然是要给他们野战军的待遇。

  其二,李博涛除开率领自己扩编的宁远军之外,还加上辅兵二团1400人,其余兵额全部用仆从兵补充。

  这些仆从兵将来是回不来的,要安排在三江平原上屯垦。

  …

  …

  所以,此刻张昭的大堂之中,除开李博涛、丁四娃、古节、博多衡奥(叶赫部)、丁之阳外,其余将官全部都在。

  这可不是将星云集么?

  张昭把众将召来,径直说事,这是他一贯的风格,“辽东战役至此已经全部结束。征讨奴儿干城的战事还要些时日,我今天找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长城内外行政区划的问题。以及各自的驻军安排。我准备在过两天就启程返回春城。等朝廷的封赏下来后就回京。大家都说说看,有什么想法?”

  庞泰、李逍遥、刘二狗、王武、方兴、杜声、江马、库门,丰生额、江马等人都是低声交谈起来。

  张昭议事,没有采取如今明军主流的议事办法。而是按照他喜欢的那样,搞一个椭圆形的会议桌,众人围坐着开会。还可以在背后挂地图,会议桌中放沙盘。

  当然今天没有挂地图和放置沙盘。虽然议题重大,但氛围还是比较轻松的。

  张昭的核心幕僚赵师爷补充道:“大帅的意思,行政区划主要是要考虑军事方面的要素,以及治理上的要素。大家从军事的角度去说。另外驻守的想法,各位可以畅所欲言。最终还是要尊重大家的意思。”

  张昭喝口茶,准备洗耳恭听。

  他原本的想法是划分三个布政司、一个都司。也就是:辽东、渤海、松花江布政司、奴儿干都司。

  但是,从军事的角度而言,这样还是有些弊端。毕竟大兴安岭这一带面临着鞑靼人强大的军事压力。分割成两个布政司接壤,再加上大宁都司,就显得特别难以协调。

  他要听一听手下将军们的意见。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