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的咬着热气腾腾的汤包,鲜美的汤汁流淌在嘴里带来口中生津的满足感,“嗯。不错。”

  士大夫讲究的是“食不言、寝不语”。弘治皇帝一边用餐,一边和张昭简单的闲谈两句。都是聊得食物的话题。显出良好的礼仪水准。

  饭毕后上消食茶,张昭邀请道:“陛下,俗语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正午阳光正好,臣请陛下往燕园里的智慧殿中走一走。”

  弘治皇帝酒足饭饱,欣然的道:“行啊!”

  下楼来,坐马车几分钟就抵达燕园的“智慧殿”,实际上这是一间修建得极其恢弘、壮观的图书馆。

  五层楼高,有东西两楼,中间以三层的大厅相连。外面镶嵌着玻璃,廊檐飞翘。将钢筋混泥土和古典风格融合。代表着大明朝如今最杰出的建筑工艺。

  如今印刷技术发达,图书馆这里印有大量的书籍。一楼大厅中便有弘治皇帝治下的辉煌著作《大明会典》。

  弘治皇帝和张昭走在前面,身后一帮人隔着两三米远跟着。

  弘治皇帝很满意,背着手笑道:“子尚,你这智慧殿的名字实在是太平实。早知道朕帮你取一个。”

  “臣请陛下赐名!”

  “还是算了。”弘治皇帝微微一笑,仰头看着大厅壁,其高度比他的奉天殿还要高,毕竟有三楼高,意态闲适的道:“朕吃你一顿饭,有什么要求赶紧给提。朕一会就要回宫中了。”

  张昭也没和弘治皇帝客气,道:“臣内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恳请陛下定夺。臣请陛下在五军都督府之上设枢密院统领全国军事,以扩充军方实力。

  同时,国朝定鼎百年,开国之初的武勋世家已经堕落、腐化。留五军都督府以公侯伯充任。另以枢密使、枢密副使统辖大明的军队。将兵部所握有的兵将升迁之权划归给枢密院。

  臣请陛下任大明枢密使,设两名副使,各自具备御前议事会议资格。”

  弘治皇帝奇怪的看着张昭,微微发呆。

  他是真等着张昭提寿龄侯的事。他会给这个他一手提拔起来、忠心耿耿的大将一个交代:不允许张鹤龄继续到美食镇捣乱。相信皇后会支持的。

  但张昭还是不提此事,转而提了一个很大的“改革”意见。

  “子尚,你怎么会突然有如此想法?”

  张昭当然不肯说他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而是诚恳的道:“陛下,军队务必要掌握在天子、朝廷手中。但战争是一项很专业的工作,不能再让非专业的人士指手画脚下去。”

  弘治皇帝沉默着。

  他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当然知道大明朝的文官们力量有多么的强大!张昭提出这个建议,只怕也是年前给那帮人搞怕了。

  张昭有很多话没有说透。但是他是明白的。

  张昭的建议是:扶持军方对抗文官集团,用以保证权力平衡。目前朝堂上的权力架构其实是失衡的。自宣宗皇帝起,就不得不引入宦官们帮忙。

  这个建议对他这个皇帝是有益的。

  当然,他执政十几年,真有什么想法也无须通过平衡的手段去实现。但他不得不为子孙考虑一二。

  弘治皇帝想了一会,转身往外走,“朕有些倦了。改日再来看。”

  张昭赶紧跟着送弘治皇帝出去。

  …

  …

  张昭和弘治皇帝说话时,萧敬把众人都拦在后面,他略微靠近一些,把这番对话从头到尾都听到。禁不住眯着眼睛去看张昭。

  他对政治可是非常熟悉的。

  如果扶持军方集团对抗文官。那其实宦官集团就要逐步的退出大明的政治舞台。而当今天子其实是不喜欢用宦官的。

  换言之,天子其实内心里是有倾向的。

  那么,两个枢密副使的名额会花落谁家?答案不问自明。

  也就是说,成国公朱辅,武安侯郑英两人在不声不响之间要被张昭夺权了。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