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仅仅是盐课的金额高达约一百万两白银。更别说卖盐的利润!

  顾耀诚沙哑着嗓子,对张昭拱手一礼,“张伯爷,在下想单独和你谈谈。”

  牟斌身旁的一名千户就瞪着顾耀诚。小子,别给脸不要脸!

  张昭道:“行啊,那就私下里谈谈。”

  稍后,内堂之中就剩下张昭、王武、顾耀诚。张昭喝口茶,看着三米开外的顾耀诚,道:“你说吧。”

  顾耀诚惨笑几声,道:“张伯爷,我在锦衣卫拷打下交出的口供,说是盐商想杀你,你信吗?”

  张昭神情平静,“不信。”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这没错。但是,别忘了这是哪里?这是大明朝!正处在皇权极其强盛的封建主义社会阶段。盐商敢派人来京中刺杀他这个枢密院副使?

  民杀官,他们有这个胆子?

  用后世的理论来说:太高估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了!

  顾耀诚道:“张伯爷果然名不虚传。我在金陵国子监读书,受魏国公府资助,此次北上京师也是。张伯爷要改革天下卫所,这触动了他的核心利益!”

  魏国公、定国公都是中山王徐达的子孙。只是在朱棣靖难时分了派系。但要知道朱棣的皇后姓徐!因而徐达的子孙安享富贵。

  魏国公一系常期任南京守备,也就是南直隶的最高武官,只有少数时候这个官职落在别人手中。譬如成国公朱辅就担任过南京守备。

  所以,魏国公府在军中的势力错根盘节。如果按照张昭的军事改革,兵权就要收归中央政府。魏国公日后也就和文官们混在一起,玩玩守备团营。

  正规军的军权,包括退役士卒抚恤等军务,这想都别想。

  顾耀诚再道:“我的口供有半真半假,锦衣卫肯定知道,但事涉魏国公府他们不想掺和…”

  王武不爽的打断道:“你特么啰里啰嗦的。说重点。”

  顾耀诚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看着张昭,认真的道:“张伯爷,我有一个不情之请。种种迹象表明,你有心推动大明吞并朝鲜王国,但苦于没有好借口。

  此次刺杀便是一个很好的借口。朝鲜王国的使臣金善洪本就有刺杀你的意图。种种线索也指向他。我愿意配合指证他。

  只求张伯爷赐我一死。我家中父母、妻儿都在魏国公府的掌控之下。我落到锦衣卫手中,如果不死,家中老小只怕性命不保。”

  王武神情微动。这书生组织刺杀大帅,害的他弟兄们死三伤四,他本来是揍他一顿。但听到这里,这书生为保阖家老小,多少令他感触有些复杂。

  或许,这就是大帅常说的人性吧。

  张昭看着顾耀诚,目光没有丝毫的回避,冷声道:“你顾着你的妻儿老小,那我的亲卫们呢?四条人命背后是四个家庭!我凭什么要可怜你?

  谁来可怜他们?顾耀诚,有些东西,是不能拿来交换的!你等着去刑场吧。”

  顾耀诚有点错愕,“张伯爷…,你这殊为不智。”

  “去你妈的。”王武骂道,心中为张昭的话感到暖和、振奋,将锦衣卫们喊进来。

  “张伯爷,张伯爷…,求你,求你…”

  顾耀诚给两个锦衣卫架着,拼命的挣扎,回头大喊。最终被拖下去。只余嘶喊声在回荡。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