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式清理盐务。”

  李幽慨然的道:“既然把帽子扣在盐商的脑壳上,那他们的家产就准备要捐出来。不杀几个人,怎么震慑得了后来者。”

  李子远,才智之士。刺杀案对外的主谋是“盐商”,但他很笃定绝对不是。

  张昭仰头一笑,和李幽碰一杯。

  确实,他准备是抄几家扬州盐商的家。所得经费,将全部用于水师建设。借助着“东进”朝鲜王国、东瀛的机会,大明的海洋战略是时候开启了。

  郑和宝船的图纸、水文资料,他早几年在刘大夏到兵部前,就找皇帝要来放在新军营中。

  林文宁道:“逍遥在大同。即便小王子把火筛派到河套地区去,问题也不大。咱们在京中坐等胜利就是。”

  三边总督秦纮算是“名将”。这些年三边地区的防务就没有停止过。大大小小的碉堡林立。

  再加上李逍遥带着新军营一个团在大同。基本上两个最容易突破的口都被堵住。除非是鞑靼人打河套、大同不顺,转而攻打宣府。那是最好。

  京师离宣府多近?新军营主力就在京城,揍不死你!

  张昭笑着点头。

  …

  …

  国子监改革的事,只能算推动一小半。但能有这个成果也算不错。张昭让李幽转达了一声“感谢”。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要让国子监生们能自由出入,接触大明京师日新月异的变化,接下来就交给时间吧!

  想想看,枢密院、下属的各部门统统都是“招考”的方式,外加户部所属国企,顺天府警察局也是招考。试问,监生们真的愿意老老实实的读四书五经混一个会试资格吗?

  扯淡!

  大明朝的官场,监生是通常都是在行人司混,连一个杂职官都难以混到,最底层的存在。现在有机会进入官场体制中,真以为他们不动心吗?

  清高的只是少数人。

  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一定会倾向于“数学”,“地理”等知识。

  整顿十二团营,清查空额,整训,改编,退伍,定额,招募新兵,这些事情张昭麾下的团队都是做熟的。交给于参谋等人处理就行。

  一大批的军官被丢进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同时,从新军营、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中抽调军官进去任职。

  至于腾骧四卫,之前已经整训过。其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但是太监领兵,监管太松。张昭叫给林文宁,将军法官体系建立起来。

  在十二团营,腾骧四卫中涉及到刺杀案的,自然是勒令退役。安排到北直隶永平府种地去。

  而跟着李逍遥出战的周豫、张安这两个营,早早的派信使过去通知,保留其各一万五千人的编制。等回京之中再做补充、整编。

  四月十二日,张昭在东宫中和朱厚照讨论边境战事,到傍晚时才出来。

  “大同有战报过来吗?”

  张昭问一声王武,翻身上马,往城北而去。

  王武道:“大帅,还没有。”

  张昭点点头,“走,我们去新军集的医院看看受伤的兄弟们。”今天“刺杀案”已经判决,所有的事都算完。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