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六十六章 聊什么话题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奏对完,张昭和崔志端一起告辞出来。

  里头张皇后怎么在弘治皇帝面前“闹”,或者是用其他手段,张昭就不知道了。

  崔志端还管着太常寺。没错,弘治皇帝就干这么扯淡的事,用道士崔志端管正三品的太常寺。

  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

  而且还是高配。崔志端是正二品的礼部尚书衔。

  所以圣君真的只能存在书上,谁还没个缺点呢?像张昭战功赫赫,国朝第一名将,还不是被称为“好色之徒”?

  崔志端在万寿宫门外和张昭道别,“伯爷,贫道就此别过。”

  “嗯,再见。”

  崔志端看着“春风满面”离开的张昭,笑着摇摇头。转身往东面走去。

  他是在搞不懂张昭怎么想的?以张昭的能力会看不出天子问盐法,实则是皇后娘娘的意思?

  虽说张昭手握兵权有底气,但天子难道不受“枕头风”影响吗?圣天子对皇后有多宠啊!而且,皇后终究有变太后的一天。太子和皇后娘娘关系和睦。

  这两条因素加起来,话说张昭得罪皇后娘娘,究竟图可什么?明显不是智者所为。

  他实在想不明白。

  …

  …

  张昭春风满面、心情好和“当面得罪”张皇后没关系。而是和周雨瑶有关系。

  给一个大美人倾心,这怎么都是一件很舒爽的事情。昨天在道观中的相处,令人回味。

  如果可以,他其实挺想和张皇后搞好关系的。但是张皇后对弟弟张鹤龄太过于宠爱。

  至于说崔志端担心的问题,张昭并不担心。

  其一,弘治皇帝寿命不长。其二,正德皇帝登基后和张皇后关系不佳。

  张鹤龄的因素肯定有一点。朱厚照对张鹤龄兄弟的不满由来已久。据闻是朱厚照亲眼看到张鹤龄带弘治皇帝的金冠,内心中埋下种子。

  只怕还是有其他原因。他今天见过张皇后,倒是有些明悟。

  张皇后今年不超过三十三岁,保养的肤若凝脂,体态曼妙。正值一个女人绽放芳华的年纪,却突然变成寡妇。他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母子失和的原因只怕和宫闱秘事有关。

  这似乎也能解释为何张皇后日后对正德皇帝没有半点约束力。正德皇帝喜欢胡闹,但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张皇后在这上头不去管正德皇帝?

  正常的母亲都会管的好吧?没见后世催婚催生的老人那么多?而正德皇帝死时三十一岁,没有一个子嗣。

  张昭脑子里瞎想着,一路回到家中。

  丁赞一早送礼物去长宁伯府,顺路将周雨瑶的“书信”带回来。

  夏日连绵,日头高照,妻妾们各有事,家中寂静。张昭到后花园里找一个小轩,坐着读周雨瑶写给他的“书信”。

  “提起笔不知道该写什么。张伯爷,且允许我如此称呼你。回忆相识的往事,总会想起弘治十四年你来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