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生员(十一)-反攻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冠、张昭两人,便准备宣布结果。

  这时,张昭上前半步,躬身行一礼,朗声道“老大人,学生还有内情禀报。”得到胡溥同意后,慨然的道“学生遭人诬陷,若非有诸位义士相助,必定让奸人得逞,身陷囹圄之中。

  昨日,在府学大门口,寿宁侯府的张管事,亲口说这一切都是他安排的,威胁我将二锅头的白酒生意交给他。学生恳请老大人为我做主。

  此人此时必定就在府衙外等结果。老大人将其拘来,一审便知。若学生有半句虚假,甘愿受罚。”

  府衙大堂外瞬间哗然。这比刚才方贯“叛变”陈述时的声浪还要大。如同火山爆发!因为,寿宁侯张鹤龄在京中的名声很臭啊!吃瓜众们情绪激荡。

  “果然!昨天就听到有传言说是寿宁侯府想要抢夺张相公的白酒生意。所以才诬陷他。不想竟然是真的。”

  “这还假的了?没见张相公说他府上的管事亲口承认的!呵呵,真是嚣张!”

  “他娘的。见好东西就想搂。不就是有个好姐姐!我有个侄儿被他府上奴仆打死,什么结果都没有。”

  …

  …

  胡溥看着略有些失控的场面,再看张昭时,眼底闪过一丝恼怒。他都已经决定“和稀泥”,张昭却来这一手,搞舆论绑架。同时,心里对寿宁侯府的不屑。

  你他娘的一个管事,竟然敢这么嚣张?整人也就罢了,还敢去当面威胁。这简直是无法无天!

  这时,大堂外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走近前几步,高声道“小人是长宁伯府的管事,寿宁侯府的张管事就在距离府衙五十米的酒楼中。”

  这句话是将胡溥逼到墙角。他必须有个决断。因为,那孙贼就在府衙外五十米。若这样的情况,胡府尹还不敢下令拿人,那明天他就会被弹劾。

  真以为明朝的御史们都是吃干饭的。且,他将成为官场中鄙视的对象。畏惧外戚,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但是,但是,弘治七年,户部主事李梦阳上书弹劾张氏兄弟横行不法,结果如何?皇后得宠。其母金夫人在弘治皇帝面前哭泣。李梦阳被下狱,差点死在狱中。

  总之,在弘治朝任何人要将枪口对准张氏兄弟都得悠着点。当今天子独宠张皇后。

  胡溥心中为难。

  …

  …

  张昭吹响“反攻”的号角,消息再一次的从顺天府府衙向四面八方扩散。

  要说长宁伯府的管事和张昭没联络,谁信?长宁伯和寿宁侯不和,这是京中人所共知的事情。

  而张昭当着胡府尹的面陈述被寿宁侯府的管事“陷害”,更是令自昨夜其开始流传的“谣言”说服力大增。昨晚,张昭派陈康到长宁伯府中谈的就是谣言的事。

  整个案子发展到现在,张昭先是通过锦衣卫校尉钱宁“顶缸”,化解刘大户出面指证,接着又用方贯“叛变”破解李户书污蔑。至此,张昭已经洗脱嫌疑。

  而现在张昭挑明是寿宁侯府要抢夺他的白酒生意,瞬间占领舆论的高地。让之前唾弃、鄙视他的士林中人转变看法!他要讨一个公道不是应该吗?

  张昭“反攻”靠的不是胡府尹等人的决断,而是靠“舆论”。此案全京城瞩目,主审官自是不敢罔顾风议。当然,他敢这么做,还是因为有李御史“托底”。

  一名老仆满脸笑容的横穿顺天府街,到南面的府学中,在公房见到早等着消息的李教谕,“老爷,张相公无罪。胡府尹正要派人去抓寿宁侯府的管事。”

  “别急,你慢慢说。”李教谕一身文士长衫,带着四方平定巾,形容清瘦,正在温暖的公房中来回踱步,显示着他心中的焦虑。这时,喜上心头。

  等他听完老仆的转述,拍手道“好小子!”

  他没想到张昭竟然真的能脱身。张昭在京中有不少帮手啊!

  …

  …

  于此同时,一名便装的健卒纵马往东宫赶去。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