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农事_古代小平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以后都要跟着杨大川后边拣点漏,“大川,你明年种点啥?有啥好生计没?”

  村长一家都盯着杨大川,不怪他们如此紧张。大家多少年看惯了的油茶籽,杨大川捣鼓出榨油,就拨得了头筹,挣了栋青砖瓦房;长在烂泥潭的野草,大家都不知道有啥用,杨大川就敢拿上好的水田来种植,关键是他又挣钱了。如今村里谁不得盯着他家,好跟他后边多挣点钱。

  杨大川摇摇手:“还是得种稻子,茨菇马蹄也是要种的,不过这是下半年再种的,并不碍事。”

  吕大娘有点失望,“那你有啥新奇的物什儿,到时给我们说一声啊。”

  “哈哈哈,吕大娘,到时就怕您不种咧!种茨菇马蹄时,我邀咱们村的人,都没有人愿意种呢,连后面的秧苗我白送给其他人,都没有人要!”

  吕大娘讪笑,“那不是不知道能挣钱吗,现在知道了,到时大家抢着要,你可要给我们家多留一点啊!你媳妇可是我给保的媒哩!”

  许村长摆手打断吕大娘的话:“到时候要又是一个新物什儿,咱家还不一定敢种呢。前儿,我看到有俩马车驶进你家,是干啥的?”

  杨大川答道,“是南船北马的刘掌柜,他过来是与我商谈茨菇马蹄的买卖。还有,之前我从他那儿拿了种水稻的杀虫药,挺好用的,他告诉我说,这个杀虫药试验过,确实有效。以后大家都可以自己买,官府明年统一售卖!”

  许村长听到这个消息,眼前一亮,激动的一把抓住杨大川的手,“当真?贵不贵?”不怪村长如此激动,种了一辈子田地的老农,最看重的就是田地里的收成,能增加田地收成的药水,那得多好使呀!

  看杨大川胡乱糟蹋田里的秧苗,都可以丰产,要是他们这些经年的老农也使了那药水,那地里还不得大丰收!许村长到现在都还觉得,杨大川的抛秧法子是胡乱造的,他家田里的高产是祖宗保佑和用上了新药水。

  杨大川无奈苦笑,“叔,定价我现在还不知道,不过看刘掌柜透露的意思,许是不高的,本就是给咱们庄户人使的,贵了咱也买不起。”

  “除了水稻,其他的庄稼也能用吗”,许大壮紧张的盯着杨大川,唯恐他说一个不字。

  杨大川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统治者与农民对粮食增产的渴望,他自己看不上眼的土方子换到了500两银子不说,村里人知道这个消息就像过年一样高兴。

  “药水对地里的土虱子、地老虎、蜗牛这些常见的都有用,到时候卖的人会教咱怎么使,要是还不会,到时来问我!我也会用的”杨大川一口保证到。

  “好!好!好!”,许村长喜笑颜开,连说三声好,然后就要立马通知大家这个好消息。

  说完了,之后就没杨大川什么事儿,他也就打道回家,家里还有一堆的事呢。家里的茨菇、马蹄要准备起挖,也要跟种了的人家打声招呼,若是错过了收购时间,就要自个儿上街卖了。

  11月,天气越来越凉,早上起来都能看到白霜。而这时,才开始挖茨菇。

  挖茨菇时,水田里最好是泡透泡软烂了的泥地,因为茨菇是用手指头一个一个的慢慢扣,要是地硬了,手指头都得戳断。马蹄就恰恰相反,最好把田里的水放干,到时拿把小锄头,一个小马扎,可以坐着挖。

  挖茨菇要下到冰冷的泥水里,一路弯腰在水里沿着根茎慢慢摸索。茨菇不仅长的很娇气,像扎着翠绿色头巾的娇羞的小姑娘,水底长出的茨菇也娇气的紧,很容易在挖的时候弄破皮,伤了就不好卖。

  所以说,茨菇好吃好种,不好挖。这玩意儿,种多种久了,每年大冬天的下水,很容易得风湿病。挖一天茨菇下来,老腰都快要断掉。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