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小诗_武侠世界自由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害,还是赞它叫的响亮,还是说它肚皮鼓的好看?”

  顾采玉探头看去,只见条案上两张纸,一张空白,另一张上面却是画了一幅画。这幅画画的正是眼前这个池塘,画中一只青蛙坐在绿柳之下,草丛之中,瞪眼鼓腹,极有精神。

  顾采玉看了几眼,笑道:“画的不错啊,虽然只是水墨勾勒,但却给人一种色彩自生的感觉,尤其这个青蛙,连它腿上的斑点似乎都呈现了出来,很是传神。”

  中年农夫闻言大喜,道:“小娘子好眼力!”他对旁边的道人说道:“你看看,你看看,人家小娘子都说我画的好,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道人对顾采玉道:“这位姑娘,他画了这幅画后,便让我为这幅画题诗做赞,称赞一下画中的蛤蟆。你想一想,一个蛤蟆有什么可称赞的?”

  顾采玉笑道:“这青蛙很漂亮啊,不是有三足金蟾这么一个典故么,你把题材往上靠不就行了?”

  道人道:“金蟾是蟾蜍,这画上的是青蛙,岂能混为一谈!”

  顾采玉吐了吐舌头,嘿嘿干笑几声,眼睛有瞟向旁边的那一张空白纸张,笑道:“这个题目又是什么?”

  中年农夫道:“他给了我一张白纸,说他在外奔波多年,颇有孤寂之感,想让我为他画一副凄凉孤寂之图,还要有山有水有人家,这个题目有点大,我却是接不下。”

  顾采玉嘻嘻笑道:“咏蛙之诗其实并不少见,旅人孤单之图,传世也有不少佳作。两位前辈若是真的对书画有极深造诣,应该不会为这么一点事情而发生争执。”

  听到顾采玉如此说,道人与中年农夫互相对视一眼,脸上尴尬之情一闪而过,两人呆然片刻之后,道人才笑道:“估计老道孤陋寡闻,姑娘说的那些什么诗词书画,却是从未接触过。”

  顾采玉见道人说话之时,颇有底气不足之感,笑道:“或许两位之前一直记得,知道见了我们两人才突然忘记了。”

  道人与农夫嘿嘿干笑,也不分辨。

  顾采玉笑道:“这两个题目都已经烂大街了,肯定是难不住我三哥的,三哥,你快快破了他们两人的题目,咱们好去见识下一个关口是什么,咦?人呢?”

  她一转身,却发现刚刚还在他身边的杨易却是不见了踪影。

  顾采玉吃了一惊,扫视四周,却发现杨易不知何时到站到了青石条案的另一端,正在一张纸上持笔挥毫,他所用的纸张正是刚才摆在条案上的两张纸。

  就在顾采玉与道人和农夫说话之际,杨易毫无声息的到了条案的另一端,拿走了三人眼前的笔墨,甚至连两张大纸也给拿了过去,而现场三人却一无所知。

  顾采玉见杨易如此,吃了一惊之后,便即平复如常。

  但道人与农夫这一惊当真是非同小可。

  两人乃是太虚门中的高手,对自身所学极为自负,一生鲜有败绩。

  而如今杨易就在他们眼前生生拿走了他们的纸笔,而他两人竟然毫无所觉,这实在是让他们难以接受。

  两人对视一眼,神情都是惊疑不定。

  此时顾采玉已经到了杨易面前,问道:“三哥,你这是要解题么?”

  杨易笑道:“很快就好。”

  顾采玉侧身到了他的面前,笑道:“我来看看你写的什么。”手一伸,已经将农夫画的青蛙图拿到了手中。

  青蛙图还是那个青蛙图,只是在空白处多了一首小诗:

  独卧塘畔如虎踞,

  绿柳荫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那个虫儿敢做声?

  顾采玉“啊”了一声,说道:“三哥,你这首诗好霸气啊!”

  道人与农夫此时也已经到了顾采玉身边,两人看清楚这首小诗之后,心中又是一惊。

  刚才吃惊是因为杨易的绝世武功,如今吃惊却是因为杨易的文采与霸气。所谓以诗言志,一个小小的青蛙,被他这么一写,陡然间霸气升腾,格局一下子被拉高到不可思议的高度。

  道人与农夫看罢多时,老道人喃喃道:“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嘿嘿,好诗,好霸气!”

  “纵观古今,恐怕也只有杨太师敢说这句话了!”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