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2章 迁都的问题_我要做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连喝了三大碗烈酒,呵呵呵……”

  晋王朱剛笑呵呵的道:“最有趣的还是他派出使者招降方国珍,方国珍这个老东西死鸭子嘴硬,就是不肯投降,还说什么与城共存亡,

  一个劲儿的鼓励手下的士卒,谁曾想大军一到,马上就改了口风,第一个投降了就是这个老儿!”

  朱允熥看了他们一眼,手里拿起一只柑橘,一边慢慢的剥开一边说道:“汤帅是为数不多的帅才呀,驻守常州,平定福建,

  洪武元年攻占延平府,擒获陈友定,渡过黄河,入潼关、趋凤翔,越六盘山,关陇地区全部平定。

  之后攻克东胜、大同、宣府皆有功,营造明中都宫阙,洪武六年镇守北平,之后更是南征北战,设立江浙卫所,实在是劳苦功高啊……”

  顿了顿,又摇头说道:“只可惜信国公子嗣不丰,打下来的爵位无法传承,实为一件憾事……”

  汤和家畜妾媵百余,但是只有五个儿子,而且全都英年早逝,

  这也导致信国公的爵位只存留了一世,没有继承之人。

  而汤和之所以有那么多媵妾,恐怕也有繁衍子嗣的目的,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朱剛道:“算了,不说这个了,大过年的……,对了陛下,之前父皇就曾经想过要迁都,后来因为一些事就耽搁了,这件事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之所以被耽搁,当然指的就是太子朱标薨逝,而新的继承人根基不稳,所以不宜迁都。

  而现在朱允熥已经登基做了皇帝,这件事也会重新提上议程。

  朱允熥问道:“那三叔怎么看?迁都是一件大事,需要仔细斟酌多方考量,侄儿也想听听三叔的意思。”

  朱剛笑呵呵的说道:“陛下客气了……那我就说说?”

  “三叔尽管直说无妨,侄儿听着呢。”

  朱剛手里面拿了两个核桃,在手掌中把玩着,斟酌了一下道:“之前父皇在考虑监督这件事的时候,就是考虑到北方草原距离京城太远了,

  这会导致消息传递往来不及时,而且从京城运送士卒前往战场,这一路上的消耗就极大,时间也太长,人还没有到战场上就要经过多方修整,战力大打折扣……

  此外粮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有运河,但毕竟路途遥远,需要走到旱路不少,这一路上就需要大量的民夫和牲口,这人吃马嚼的,粮草运到战场上还有一半的分量就不错了……”

  朱剛继续说道:“父皇当年就深知,现在的京城位置偏安一隅,紧靠长江南岸,缺少可以屯兵步步为营的地方,不利于对天下的控制。对外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实属困难,

  对内,很多人都说“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所以父皇才考虑迁都这件事的……”

  朱允熥脸上带着笑容,把剥开的橘子放进口中,慢慢的咀嚼着,

  橘子里面流出的汁水非常甘甜,带着一股清香气味儿,实属美味。

  “三叔说的是,都城在应天确实会面临这些问题……”

  对于朱剛所说的迁都理由,都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大明都城问题上所遇到的实际光景。

  这些问题在都是需要考量的。

  朱樉说道:“陛下,对于父皇当年考虑到几个地方,陛下觉得哪里合适?”

  之前朱元璋曾经选择了几个地方作为迁都的考虑,其中有中都凤阳,中原腹地的洛阳,以及北宋的汴梁城,也就是现在的开封,

  还有关中古都西安,以及当年的元大都北平,这些都是作为备选之地。

  燕王朱棣此时行礼说道:“陛下,如果真的要迁都,臣觉得北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陛下,可以考虑把都城迁到北平去!”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