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章 北伐(三)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已经是算是有战略视角了。至于把野战军办成税警团,韦泽也不觉得这思路有什么问题,要知道当年**时代的几支税警团战斗力都不能算是弱。

  “你回去告诉胡成和,如果他要搞这么多吃饭的嘴,我们后勤根本供应不上。我建议他看看历史上有关军垦的例子,例如曹操搞的屯田制度。有人的话,不如搞屯田。”

  打发走了胡成和那边的人,韦泽不想费功夫考虑胡成和建立淮河防线的野心。这个想法看似非常合理,实际上属于没抓住问题关键的典型案例。

  在新式通讯技术以及社会制度建成之前,各国都是皇权不下县。欧洲是封建主横行,美国是地方利益集团独霸一方。与他们相比,中国的皇权对基层的渗透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韦泽知道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社会管理体系,这个高强度的管理体系,不仅是能让中央政策深入县级别,更能让基层组织深入到村里面去。而胡成和的问题就在于没能理解基层的意义。

  韦泽现在的完粮纳税,本身就是对基层的一次洗牌。最好的结果莫过于韦泽能够通过完粮纳税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农村体系出来。当然,这并不现实。新中国的全新农村体系,首先有一个工业思路作为支撑,而且新中国发展迅猛的工业,也在向农村提供了大量的重工业反哺。韦泽手里面没有这两方面的条件。

  如果说韦泽是明知道自己手里的筹码,胡成和明显更差一些。他对现状并没有理论性的理解,而是简单的认为靠军队把清军排除在根据地之外,就能解决问题。这无疑开始走向穷兵黩武的方向。眼下清军水平烂,这么做还不算昏招,如果满清朝廷里头真的有聪明能干之辈,能化解这个局面的办法多的是。

  所以韦泽只能先让胡成和自己折腾,他的注意力放到了另外一件事上。如果北伐的话,北上的道路很多,可到底沿哪条路回到安徽?

  “齐王,要不要从君子营里面抽人加入北伐军?”韦昌荣问道。

  “从君子营里头抽人?”韦泽愣住了。

  君子营是韦泽学习石勒的举措。控制区内,所有被定为地主士绅的家族,都得出一个人参军。这些人被归于“君子营”里头。韦泽说的自然是好听的很,这帮人也可以按照军属待遇,他们的妻子儿女可以不交税,他们的父母也能够减少3的税。韦泽还宣布,这些人经过训练和培训,就可以作为未来军官以及文官预备役来使用。

  韦泽从来没有对地主士绅说过,他的部队里头并不存在幸进的概念。这个“君子营”待遇再好,也不过是为了让地主士绅们能有些通敌的把柄。而且韦泽也相信,地主士绅们不会傻到看不透这点。

  是不是乖乖的派人加入君子营,这就是韦泽统帅的太平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