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章 永兴(六)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数千年名声的人,他们本身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符号。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荀子、李白、杜甫、白居易,甚至是韩非、李斯,这些人被回忆起来的,是他们留下的伟大著作。甚至是岳飞或者秦桧,他们也是作为鲜明的善恶的代表人物。与他们本人的行动并无关系。

  而韦泽与光复会的同志们会留下什么呢?一个新国家的开创者,或者是更伟大功业的奠基者?韦泽当然希望是后者。因为只有后者才能真正的不朽。

  在这一刻,韦泽突然理解了“身后评价”这四个字的含义所在。盖棺定论,是对包括皇帝在内的普通人的评价,而对那些历史上的不朽者,即便是他们死了千年,在整个社会没有能够全面超越他们之前,他们始终会被记起,他们的思想与理念总是会有追随者。那些需要力量的后来者们,不管有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前者,都也会毫不犹豫的举起这些伟大前辈的旗帜,向着他们所奋斗的目标而前进。

  不由自主的,韦泽失神了。他的思维沉浸在对历史的感悟中,直到韦昌荣喊道:“都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建立起一个千秋万代的国家?你赶紧说啊!”

  听到这样的呼唤,韦泽一怔,他的思维再次回到了现实中。向台下扫视了一圈,却见所有中央委员都盯着韦泽,大家的神情都那么认真而且焦虑。这些正在亲手埋葬满清的人们突然看到了韦泽向他们展现出的看似以必然的毁灭收场的结局,大家都希望韦泽能够说出跳出这个毁灭结局的办法来。那目光是如此的灼热,如果目光中传导他们心中的热度,上百人的目光足以让韦泽现在立刻燃烧起来。

  韦泽本来只是想对大伙威胁恐吓一番,在这个时代搞封建地主那套是注定要完蛋的。自忖不可能完全说服同志们,韦泽就只能用事实来吓唬这些人。可他没想到,把血淋淋的历史展示给大伙,竟然能够起到以前无论韦泽怎么努力说都达不到的效果。大家是真的希望韦泽能够提出一个跳出历史王朝周期律的办法来。在战争,在工业发展上都很有信心的韦泽却再也不敢侃侃而谈。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确是该由韦泽来解释,但这个问题韦泽的确没有办法拿出一套能够清晰解释的理论出来。

  “三言两语是说不清这个问题的。若是能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那世上就不会有王朝灭亡的事情。”韦泽先谨慎的选择了让自己脱身的说法,不过对着同志们,韦泽却不敢把这个问题的解释权放弃掉,放弃了这个终极政权问题的解释权,就意味着韦泽彻底放弃了他在光复会中的权威,不管韦泽有没有信心,他都得坚持下去。这就是领袖不可逃避的责任。

  恢复了严肃的表情,韦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