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 捻军(十七)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宗棠稍微迟疑了一下,如果他想在光复军中有一席之地,手中就不能没有部队。现在遣散楚军的话,那这最后的机会就会烟消云散。只是遭遇了如此的耻辱,让左宗棠现在就决定投奔光复军也超出了左宗棠的承受能力。

  这一迟疑之间,黑成刚就看出了大概,他微笑着说道:“要么这样,左先生可以先去楚军那边看看,也好让楚军的兄弟知道左先生没有不管他们。”

  这话的确够含蓄,但是左宗棠很清楚自己和楚军的部下一样是阶下囚,他黑着脸说道:“黑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还是不用了。”

  接下来的几天,左宗棠乘坐着蒸汽船从徐州到了淮安。光复党解放淮安有了三年多时间,土改基本完成,一应的组织制度也都已经建成。光复军的蒸汽船用的是螺旋桨,与此时外国到中国的明轮推进船只大大不同。乘坐着这种船以远超运河中其他船只的速度行驶,左宗棠一开始还能憋住,但是在黑成刚介绍航运设施的时候,左宗棠注意力极为集中的听着。

  抵达淮安之后,从农村到城市,从桑园到工厂。左宗棠以高强度的紧凑日程,参观了光复军的社会组织。看到缫丝厂,纱厂里面轰鸣的机器,一个车间就有几十上百的女工们井然有序的劳动。左宗棠第一次开口了,“看这工厂实在是颇有章法。”

  等到左宗棠去学校参观,看到小学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整齐的列队,报数,跑操。这位楚军首领脸色变得极为难看。楚军也有军事训练,这些从五六岁到十二三岁的孩子的训练并非多了不起。但是能集中起这么多孩子进行最基本的准军事训练,这件事本身就有着重大的不同。

  楚军是在被征召之后才开始军事训练的,这些孩子现在当然上不了战场。可再等几年他们长大了,这其中的一部分人或许就会成为军人。那些临时征召的农民,与这些自幼就接受到队列,报数,行列训练,并且接受文化训练的未来年轻人相比,传统的军事组织模式已经大大落后了一截。

  “黑政委,你们真的能养这么多人么?”左宗棠问,这几天来左宗棠也开始用黑成刚的职位来称呼他。

  黑成刚正色答道:“左先生,我们陛下讲社会发展。制度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地主制度落后了,因为地主已经是盘剥农民的一层,他们盘剥到的好处可没有让国家得到。土改的确让百姓得到了极大好处,国家也能从这样的制度里面得到巨大好处。我们收三成粮食,这三成粮食就是落到我们手里了。粮食这个东西也没办法长期储存,所以城市里面有足够的人能把粮食吃掉。这也是国家需要考虑的事情。”

  “这不就是八旗么?”左宗棠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八旗那些人不事生产。可左先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