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0章 欲静而不止(十五)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迹。可奥斯曼帝国真的会让这个奇迹上演么?奥斯曼?努里帕夏还真不能排除此种可能。

  三万部队吸引住三十万部队,从战争的角度来说,怎么看都是极为划算的事情。如果奥斯曼?努里帕夏不是在普列文城内固守,而是在伊斯坦布尔指挥全军,他一定会非常乐于看到这样的局面。

  在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努里帕夏已经成了真正的大英雄。奥斯曼帝国并没有想到他能在普列文坚守半年,可普列文城居然坚守了半年,城头依旧飘扬着奥斯曼帝国的旗帜。苏莱曼帕夏等人的部队守住了巴尔干山脉的山口。在多瑙河方向,不到十万部队拖住过4o万的俄国与巴尔干各国联军。在高加索前线,十五万奥斯曼军也稳住了阵线,与俄军有来有往,击溃了好几支冒进的俄军。

  荒凉的苏丹省在中国人的经营下居然成了奥斯曼帝国的粮食来源,大量牛羊肉把奥斯曼帝国的肉类市场价格拉低了过两成。这tm可是战时,是粮食价格暴涨的时期。如果这种局面继续维持下去,奥斯曼帝国可以靠吃肉来渡过战争。有比这更扯蛋的事实么?

  靠奥斯曼帝国自己的力量彻底击败俄国并不现实,而奥斯曼帝国却看到了拖垮俄国的可能性。如果普列文能坚持下去,如果中国的肉类供应能维持下去,奥斯曼帝国就能继续战斗下去。甚至是比较轻松的继续战斗下去。

  除了宣传奥斯曼?努里帕夏的英勇,宣传普列文城内三万奥斯曼军的强大,奥斯曼帝国已经开始考虑赢得战争的方法。更轻松的方法。

  “中国建议的那条从巴士拉到伊斯坦布尔的铁路,对帝国赢得战争非常有利。能否和中国真正讨论一下修建这条铁路的可能性?”苏丹在他的宫廷里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奥斯曼帝国的商船往来于奥斯曼与红海之间,把大量腌制过的肉类和奶酪运到伊斯坦布尔和沿海城市。如果真的有铁路,奥斯曼帝国的6军就能更快的进行内线运输,在需要投入兵力的地区快出现。奥斯曼帝国有军校,这种程度的战争理解对奥斯曼军不是天方夜谭。

  提议很快在奥斯曼宫廷得到通过,此时能把中国人拖下水,至少让中国为奥斯曼帝国的胜利做出贡献,这对于奥斯曼帝国有巨大好处。

  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请求之后,中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提出了一个问题,“英国人能答应么?”

  面对中国大使的提问,奥斯曼帝国的谈判代并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波斯湾可不是苏丹那鬼地方,苏丹在红海,英国地中海舰队可以随时封锁红海,可以随时攻击小小的苏丹港。波斯湾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直接威胁了印度。印度女皇维多利亚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威胁。

  除非中国海军能够驰骋印度洋,把英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