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章 向外走(十三)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大批士兵因为粮食里面混了太多麸皮碎石之类的东西,前去理论……”

  “士兵被抓……”

  “有谣传说兵曹判书闵谦镐要解散武卫营和壮御营……”

  ……

  情报沿着铁路公司的电报专线不断的到了铁路公司。对袁慰亭王士珍等成长于新中国,吃国营饭的青年来说,大米里面沙石稍多,除了让做饭的炊事班要仔细淘米之外,大家还要打电报责问供应部门是怎么搞的。粮食里头混上三成麸皮在他们看来已经是不可饶恕的弥天大罪,被杀头都不稀奇。

  在高丽,他们可是开了眼界。地主在粮食里头掺了三成麸皮已经不能算是奸猾,这种粮食送到高丽官府,过了兵曹判书闵谦镐的手,就变成了掺了一半麸皮沙砾的粮食。这种盘剥让年轻有为的中国干部感到骇人听闻。

  对这些年轻干部的震惊,年长的李鸿章不知道该说他们生在好时候,还是该说他们见识浅眼皮薄。这种做法在民朝的确是弥天大罪,可是在二十年前的满清统治区,顶多算是上司比较严重的不体恤部下。部下们把这些粮食再筛一下,还不是照样吃么。

  在袁慰亭等年轻干部看来,这已经是下属前去找上司理论的绝对理由。在李鸿章看来,武卫营和壮御营起来理论,是因为18个月没有开饷积攒了极其巨大的矛盾,此事不过是导huo索罢了。

  李鸿章现在只觉得历史重现了,为何洋鬼子不远万里到中国就能把满清打得找不着北,为何韦泽带领着光复军横扫天下没有敌手。双方的生产能力,执行能力,都让农业国内的常态变成工业国内不可能生的事情。

  回前尘,李鸿章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真的是不是天高地厚,竟然硬是没看出韦泽的厉害。若是早早的看明白韦泽代表的是全新的工业国,他自然要不顾一切的投奔到韦泽麾下。如果真的能那么做,以李鸿章的实力,他怎么可能只在小小的高丽当个局长。当上总理都不稀奇。

  不过李鸿章毕竟是个人才,他并没有沉浸于这种弱者才有的自怨自艾的情绪里头。现在他放手让下面这些有冲劲的年轻人干事,也是为了李鸿章自己。若是他们失败了,李鸿章自然负责任下台。已经61岁的李鸿章本来就到了该退休的时候,想来中央也不会不给李鸿章留些体面。但是!但是!若是这些年轻人真的能搞出些名堂,做出成绩。那李鸿章就可以借着这份功劳再上层楼。

  韦泽搞了退休制度,这就是要淘汰老家伙,给年轻人充分的机会。李鸿章既然没办法靠之前的资历继续晋升,那就靠完善了给年轻人机会的方式获取功绩吧。

  因为李鸿章一直没说出自己的想法,袁慰亭与王士珍也不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还觉得自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