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 对外扩散(七)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情什么都不算。

  严复却换了个话题,“日本缺粮缺到这个地步?”

  李鸿章答道:“就我所知,现在日本城市里面粮价涨了两成,他们也在搞工业,太多人跑到城市工厂里面做工,粮价定然是涨的。”

  听了这个回答,严复说道:“有没有更详细的情报?”

  看着大家不解的神色,严复解释了一句,“我在海军的战友说,北海道那边的日子过得不错。我们前往北美的航线中,函馆一直是重要的中间站。靠这个收益,加上北海道搞了土地国有化,粮食分配还算是公平。服务业和煤铁都有,那边倒是不缺粮。”

  这飘飘然的话还没等其他人品出味道,王士珍用一贯的平静语气问道:“严书记觉得日本明治政府会对北海道进行武装进攻么?”

  严复认真的看了王士珍一眼,这个年轻人平日里从不显摆,没有袁慰亭的大气和闯劲,也没有李鸿章那种老谋深算又不肯放过任何机会的精明。这个王士珍就是个能运用学到的规律来判断事情的人,与其他同志一比,王士珍很少以个人利益与个人爱好为考虑的方向,所以他总是能直奔话题的关键。很多时候反倒凸显出他的机敏来。

  “这个问题我们向国内汇报一下,别的就先在我们自己能收集的情报范围内做事。没必要节外生枝。”严复是个很理性的人,他做了个很理性的决定。

  理性看似无趣,却是谁都绕不开的问题。此时的日本明治政府内部的确有讨伐北海道的呼声,不过理由却不是粮食。

  “当下越来越多的百姓逃去北海道,北海道的逆贼们又与奥陆当地的奥羽越列藩同盟残党勾结,若是不赶紧铲除,定然成为大患。”山县有朋作为讨伐派代表,语气阴暗的几乎能滴出水滴来。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讨伐的真正理由,北海道地处北方,在日本人看来也是苦寒之地。可没想到北海道的逆党们靠了中国,一面建立起土地国有制,兴办农业与畜牧业,另一方面又通过函馆等地的港口为中国远洋航运提供服务,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普遍高过日本三岛。

  因为条约内容,北海道内部自治。明治政府在名义上是统一的日本中央政府,在财政方面根本没办法从北海道分到丝毫的好处。北海道当地还有自己的货币,明治政府想用日元钞票到北海道搜刮都办不到。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无法从北海道得到明治政府急需的粮食、钢铁、煤炭,这本就不能被明治政府所接受。北海道的首领们还是幕府余孽,明治政府的死敌。这就更不能容忍。

  更重要的是,有北海道的土地国有制度当样板,明治政府控制区域内的大部分穷人对于北海道的土地国有制度越来越有兴趣。最初的时候,日本底层百姓还是不肯放弃自己对土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