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指点汤隆_水浒大寨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炭,这应该可以增强火力,便道:“我有一个办法,将这些石炭置于炉中,隔开火密封起来烧,然后可以得到一种坚硬的石头,称做焦炭。烧起来没有臭味,外形类似于木炭。火力却优于石炭,而且炼出之铁质量上乘,汤隆兄弟或可一试。”

  汤隆听了王伦这话,思索片刻就有了眉目,大喜道:“未曾料得哥哥还有这等妙法,炼焦之说我也有听闻,只是不得领会。今日哥哥一席话,倒是让小弟茅塞顿开。”

  王伦点点头,看见那牛皮风排,又有了主意,说道:“这样,这风排也要改进。做两个瘦长木箱,一个正好套在另一个外面,外面打一个出气洞,装上把手,抽动里面的木箱,就可以鼓风,叫做活塞式木风箱,风力强过牛皮风排。”

  为了增强炼铁能力,提高炼铁质量,在战国时便有人发明了最早的鼓风炼铁技术。这种鼓风炼铁,采用人力压动的皮风囊鼓风。到了西汉又出现了马排、牛排(即用马、牛带动的皮风囊鼓风)。特别是到了东汉初年,发明了水力鼓风囊--水排。

  这些鼓风炼铁技术,是世界冶炼史上的奇迹。鼓风炼铁技术直到1200年后的13世纪末才传入欧洲。14世纪欧洲才炼出了第一炉生铁。而王伦提出的活塞式木风箱,是明代发明的,加大了风压和风量,强化、优化了冶炼,并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

  汤隆是打铁行家,一听之下,恍然大悟,“这个主意果然高!哥哥请受小弟一拜!”

  此时的工匠手艺都是父子相传,绝不轻授。就是做师傅的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留着压箱底。王伦片刻教给汤隆两项秘法,汤隆心中感激。对于铁匠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

  汤隆当下按耐不住,请王伦画了图形,叫两个会木工的伙计按样制作。不一刻,风箱已经做好,那伙计手艺不错,做的风箱严丝合逢,并不漏气。

  那鼓风的伙计拿着风箱,在炉前试用,众人也都围过来看这新式风箱的效果。果然,只用一个伙计拉风箱,没拉两下,炉火直窜上来,火焰好几尺高,火焰逐渐发白。

  汤隆叫好道:“好,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的火头。”忙把刚才打的一半的一把刀,伸进火里锻造,瞪着眼睛看着炉火,嘴里喊着:“再加把劲鼓风。”

  另一名伙计也上前帮忙拉动风箱,不一刻,只见炉火越发白了,汤隆大喝一声“炉火纯青!”用火钳猛地将那短刀,钳出来,扔在一个水桶里淬火,只听哧哧声不断,水气弥漫。

  汤隆持刀一看,刀身上隐隐有花纹浮动,放出阵阵寒气,喜道:“成了!这柄短刀虽然钢材不是最上乘,但火候极好,开锋后也抵得上百炼钢刀。”

  众人皆喜,纷纷来看新成的刀。李助、朱武对王伦的认识又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