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747章 音韵书籍的重要性_北颂寇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卿仔细参详一二。”

  王曾赶忙躬身道:“臣不敢,一切由官家做主就是。”

  寇季有些意外的瞥了王曾一眼,心中暗暗感叹,赵祯如今是真厉害了,已经将内廷的宰相逼到了说恭维话的地步。

  寇季心中感叹了几句,对赵祯笑道:“臣最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所以想将它编著出书,想请官家借调一些人手。”

  此话一出,赵祯和王曾皆看向了寇季。

  赵祯狐疑道:“什么有趣的东西?”

  寇季笑道:“音韵!”

  赵祯和王曾对视了一眼,二人脸上皆生出了一丝疑虑。

  音韵,他二人都不陌生,也系统的学习过一二,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殊之处。

  寇季突然提到音韵,是打算用音韵做什么?

  二人心中有疑虑,但是并没有开口发问,只是狐疑的盯着寇季,静等寇季的下文。

  寇季在二人的注视下,笑道:“我大宋虽然有官话,但是各地仍旧说的是乡音。乡音和官话中间存在着许多矛盾。

  所以总是会出现许多冲突。

  为此,没少发生麻烦事。

  臣此前也碰到过类似的事情,所以臣就在想,有没有可能以音韵标注文字,编著成书,将其输送入蒙学中。

  久而久之,各地百姓除了说乡音以外,必然会学会官话。

  届时,官场上许多因为乡音和官话产生的冲突,将不复存在。

  为此,臣请教了太学祭酒贾昌朝。

  贾昌朝对音韵颇有研究,所以在臣提出此建议以后,他告诉臣。

  朝廷编著音韵书籍,不仅能正官音,也能大兴教化。

  贾昌朝称,蒙童们在初学文的时候,因为各地蒙师乡音之故,总会学错许多字的读音。

  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很难改正。

  一旦有了音韵书籍面世,此类的错误就能避免。

  此外,蒙童们初学文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会读不会写、会写不会读的场面,从而导致了教化难行。

  若是又音韵书籍,就能避免此类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音韵书籍一旦面世,朝廷推行教化也会容易许多。

  蒙童们只要学会了音韵,在没有先生教导的情况下,也能凭借着音韵书籍,学会更多的文字,看懂更多的书籍。

  朝廷若是在各地设立蒙学,只教授简单的文字和音韵,相信我大宋的识字的人,会快速的多起来。”

  寇季一番话说完,赵祯和王曾二人脸色彻底变了。

  若是编撰出的音韵书籍,真的有寇季说的这般好,那对大宋而言,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用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形容也不为过。

  历朝历代一直在推行教化,可读书人识字的人,一直只有一小撮。

  教化难以推行,主要就是读书的成本高、要求高。

  乡间那些私塾的先生,在教导幼童的时候,不仅会收取贫寒百姓难以承受的束脩,有时候还看幼童的资质,太笨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