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5章 变革(求支持,求月票)_大明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不过可以考虑在先设立一个钢铁研究所,专门从事冶金技术的研究。”

  尽管作为穿越者,而且本身就是学习工科的朱明忠,对于工业机械知识的了解,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任何人,但是他同样也不是那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或许在科学上有领先时代几百年的知识,但是很多知识也就是只知道皮毛。

  也正因为深知自己的局限性,所以,他才希望把自己所知道的皮毛告诉这个时代的人们,毕竟,这个时代也有很多极为聪明的优秀人才,就像张英,在历史上他是理学大师,可是现在他的聪明才智却从理学转移到了铁路,转移到了工程机械学上,再有十几年的时间,朱明忠相信,对张英以及这个时代的许多人,在机械学的造诣上将来超过自己。

  毕竟,但凡是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那些人,那怕就是看似平庸保守的士人,他们一但把自己的才智投入到科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必定是惊人的,有时候,智商确实是硬伤。

  所以,现在相比于亲历亲为,朱明忠往往更愿意充当“引路人”,指出一条路,让这个时代的智者们去研究,那怕慢一点、那怕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也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1670年的大明而言,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大明有足够的时间的去发展科技,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这场工业革命。

  毕竟,相比于另一个时空中的英国,大明的工业革命整整提前了一百年!

  也许就像是提醒朱明忠似的,在这个念头于心底浮现出来的,那边突然传来了一声汽笛声,然后便可以听到列车“咣铛”作响的声音由远而近的传来了。

  顺着声音看去,可以看到一辆看起来有些原始,与后世的蒸汽机车相比,与其说是机车倒不如说像是玩具的蒸汽机车,拖曳着十几节车厢,正由远而近的驶来。

  在火车驶来的时候,可以看到车厢里许多乘客不顾外面下着的雪,打开窗户探出脑袋看着窗外。

  他们在感受着抚面而来的风,感受着这速度,当然,朱明忠更相信,他们是在避免晕车!

  朱明忠坐过几百年后的火车,也坐过这个时代的火车,以后世的标准来看,大明的火车根本谈不上舒适,毕竟最长的轨道也就是两米多,要是小铁厂铸造的短轨,甚至只有一米,接口多自然颠簸。不少第一次搭上火车的人,都受不了一路的摇摇晃晃,所以在铁路开通不久,就开始有药铺、药贩开始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止晕药,专门卖给火车乘客。

  不得不佩服这个时代人们的商业眼光,新鲜事物刚一出现,他们就从中看到赚钱的机会。不过,这个时代的大明百姓对火车接受的速度很快,与另一个时空中,满清视铁路火车为洪水猛兽不同,他们不但立即接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