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章 还都(第二更,求支持)_大明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恋,方以智瞥了方章钺一眼,然后冷冷的说道。

  “章钺,江南虽好,也是先民筚路蓝缕所建,直到汉代,仍然是瘴疾横行的恶地。若没有世代汉人先民筚路蓝缕,又焉会有今日的江南,今日我辈于东北,正是欲将东北化为我关外之江南,若成此功业,又岂是于江南安乐所能相比?”

  方以智的教导,让方章钺连忙低头说道。

  “制台所言甚是,在下受教了。”

  看着低头受教的方章钺,方以智突然又是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现在在黑龙江那边的农庄里,去年就已经有人试种了大米,论其品质甚至不逊于辽南米,这东北米口感远胜于江南米,长此以往,东北成为我大明的关外江南,倒也不是痴人说梦啊。”

  “这全都是制台属理地方之功。”

  方章钺的恭维让方以智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这倒也不是本官的功劳,说到底,还是当年陛下于东北安置的退役官兵,若是没有那十几万退役官兵,自然也就没有今天东北的日益兴盛。”

  当然,当年安置退役官兵,是因为收编了郑家军、江西明军之后,忠义军膨胀至多达近六十万,再加上近四十万降军,最后,在兴乾元年通过裁军去弱留强,将明军缩编为40万,二十余万退役官兵,被安置在东北以及四川等地,至于唐逆以及西南清军,都作为俘虏也被安置于两地,只不过相比于退役官兵的几百亩勋田,那些俘虏是作为移民安置的,他们甚至就被安置在退役官兵的勋田内,先当了两年的“佃户”,然后官府才分给他们几十亩田地。

  不过,把水稻引入东北的,并不是他们,而是当年北伐时,朝鲜提供的十六万劳夫——他们不仅为忠义军运送军粮物资,而且在战争结束后,又被分派到退役官兵的家中,为其开垦土地,后来又纷纷成为退役官兵的“家仆”,归化成为了明人。

  正是那些朝鲜人把水稻种植带到东北,他们同样在东北扎下了根,只不过,相比于那些得到田地的降兵,那些朝鲜移民往往都是作为退役官兵的“家仆”,更准确的来说是“家奴”。他们与普通的佃农不同,拥有自己的选择地主的自由,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家奴,他们为主人家耕种田地,甚至其女儿还是主家的通房丫头,当然,那些在乡军人对家仆倒不是任意打骂,而是对他们也是极为关照,甚至还有人还会为他们买来媳妇——那几年,于蒙地有许多旗人妇人发卖,价格极为廉价。不过更多的人都是买给自己做丫环使用,当然,并不仅仅只是丫环,那些丫环同样也是通房丫环,毕竟,绝大多数朝鲜民夫一但住下之后,往往很快就会拖儿带女来到主人家,男人为主人家耕地种田,女人侍奉主人家的日常起居。

  也正因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