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生不老的梦想_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钱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期-《科幻世界》世纪回眸

  阿来

  人真可以长生不老吗?从蒙昧的古代,直到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都尚未取得明确的答案。

  一种没有与天地共生,但可以与宇宙同终的生命形式,一直是人类的一大幻想。

  在未有科幻小说之前,这种幻想就在人类意识中广泛存在了。

  秦始皇派往海上的队伍最终未能带回长生不老的仙方,以后的许多天朝皇帝也未能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宗教却依靠人类壮阔瑰丽的想像力完成了超越。

  所有的宗教几乎都用同一种方式告诉我们,长存天地的方式只有在神灵的世界才能实现。

  但科学的力量在短短的时间里,就破除了宗教的这种迷信。

  更有意思的是,科幻作家詹姆斯·冈恩就认为人们崇信科学,热爱科幻小说,其中就暗含着追求生命长存的古老动因。

  那么,科幻小说对这一问题是如何回答的呢?

  最初的一个准科幻故事是洛德·利顿的《鬼屋》。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聚集了大量的不义之财,为逃脱惩罚,假装死去,又在另一个地方另一段时间里复活。

  主人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当时的科学还处于幼稚期,所以,小说家的回答是“依靠意志”。他有强烈的意愿让自己活下来,并达到了目的。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已经算不得是一个科幻故事了。

  威尔斯《已故的埃尔夫沙姆先生的故事》写于世纪和世纪之交,比起《鬼屋》有了很大的进步。

  埃尔夫沙姆是一个老恶棍,他给年轻人吃一种神秘的药,然后与之互换身体,使自己重获青春。这种药物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

  一个被置换了躯体的年轻人在小说里哀叹“他的全部记忆,全部性格都从他萎缩的脑子传给了我”,同时,埃尔夫沙姆也就带走了他的记忆与性格。

  现在的科学技术告诉我们,把一个人的记忆与性格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躯体上或许是可以办到的——科幻电影与小说认为完全可以办到——当然这样做不是靠药物,而是靠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真可以帮助人类实现这个与人类相伴始终的梦想吗?

  以现阶段的计算机技术来看,人的思维复制与储存还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每个人脑贮存的信息量约为万亿个字节,如果不考虑其中包含更多动量与模糊的东西,至少有相当部分可以用数字化方式储存起来。

  但更重要的是,电脑贮存信息的方式同人脑全然不同。

  电脑的方法是严格程序化的,各种程序必须分门别类地组成树状目录,但人脑更像宇宙,有序之中是大量的无序的混沌与模糊。

  电脑每秒钟可以进行上亿次运算,人脑每秒钟只能运算—次。

  更重要的是,人类对我们自己大约有百亿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