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一席话语十年书_盛唐夜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证自己从后世学来的搞基层工作的那一套在这个时代也有效,也成功帮助他摆脱了蛮人的困扰。

  若非必要,他并不想真将娓娘等蛮人杀死——那样付出的代价太多。相反,将他们打发回西南方,做为一枚闲棋落在那儿,或许有朝一日能派上大用场呢。

  “叶郎君,有些事情,我二人尚不明白,不知你在那缓坡处又令人辟出一块空地是为何,莫非还有更多灾民?我等查看灾情,所到之处,尽皆垂头丧气一片消沉,为何小况村这边,却是群情激昂?”

  蒋清年轻,也不过是二十余岁,因此有些沉不住气,开口便问道。

  “此二问,其实是一个问题。”叶畅笑道:“对灾民而言,重建家园才是最重要的。某问过小况村灾民,此地山坡,亦属于小况村,既是如此,我便建议他们在此重建家园。事关自己,他们自然努力,原不是我有什么妙法。”

  白铨与蒋清愣了愣,没有想到竟然这么简单。

  但仔细想想,还真正只有这么简单,才会有如此效果。灾民是为自己重建家园做准备,哪有不积极的

  让白铨与蒋清奇怪的是,叶畅年纪轻轻,怎么就能相到这一层次,这应该是积年老吏才能第一时间把握住的人心吧。

  换了他们,此时第一位想到的,还只是向朝廷申请赈济吧。

  “若不让他们忙碌起来,整日闲着,又饿又闲之下,少不得作奸犯科之事。”又畅又道:“故此这几日里,我替他们规划好新村,他们只需清理空地,挖掘地基即可。整日都忙着,便不会惹事生非了。”

  “竟然……还有这样的道理?”白铨与蒋清二人面面相觑。

  “不过此事不可持久,久之则怠,故此还需要劳逸结合。”叶畅又道。

  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可是真正在操作时如何掌控,就需要看执行者的水平了。过劳伤民则民怨,过逸怠民则民懒。

  叶畅能将小况村做到这模样,证明他的火侯拿捏得非常好。因此,白铨与蒋清连连称赞,让叶畅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二公治县,多有智术,某不过是一些浅见,略补遗缺,当不得二公如此盛赞。”

  “叶郎才智,非同一般,以汝之见,灾后之事,须得如何处置?”

  “灾后所须注意者三事,其一为赈济,其二为防疫,其三为重建。三者合而为一,不可偏废。只是发粮赈济,易生事端,而且灾民就真成灾民。故此最好之法,是以工代赈,即令灾民从事防疫、重建之事,按劳作发给米粮……”

  叶畅说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但是将赈济、防疫与重建三者如此结合起来,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少的。一般受灾,官府与大户人家各出粮食,于城外放粥,令灾民熬过难关就各自返乡。但是灾民聚居引发的疾疫、受灾导致的贫困,却无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