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尾声:岂言史书可当真_盛唐夜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哼,你说来说去,不过是被朝廷编造的数字蒙骗了,哪里有那么多的增长,况且便是有些增长,也不过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而造成的财富增加,与叶畅何于?我只知道,他自家富甲天下,天下财富,半数都属于他私囊之中。当初他分明是造出玻璃,却诳骗产自傲来国,如此骗子手段,官修史书都无法隐讳,你还为他洗地?”李纨驳道:“这一个坑蒙拐骗出身之辈,所作所为,必是为了骗人”

  “你说的玻璃之事,是事实,叶公富甲天下,是事实。”这一次不是那个年轻人出面与之辩驳了,而是另外一个年纪稍长者,大约是见李纨这模样有些不顺眼,他不紧不慢地道:“只是你却忘了,叶公并未将这些财富藏起来,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方才顾贤弟所说的医院、学院,尽来自于此,除此之外,大唐三纵三横六条铁路主于道,其资金亦来自于此,其余修桥铺路,养老育孤,更是许多来自于此。哦,我记得乾元十五年前,叶公制定了二十年扫盲计划,决意用二十年时间,令成年百姓,无论男女,皆识字能算,这笔开支,亦是来自于此。另外,从乾元二年开始,叶公就在不停地将自身产业国有,基本上每一个产业他做大了,便将之献与国库,如今安东钢铁、旅顺船舶、岭南糖业、四海轮船、北海机器、华夏织造,还有安东银行,这些产业可都是叶公捐给国家的”

  “这些原本就当属国家,叶畅窃取其利达数十年……”

  李纨还要强辩,看到众人一脸似笑非笑的讥嘲模样,心知这个问题再辩下去,也只是无理取闹,没有多大意思。在座之人,包括他自己,其实都很清楚,叶畅能将富可敌国的家产捐出来,而不是全部留给子孙,这其中大气魄,便是古之圣人,亦难匹敌。

  他心念一转,情知不拿出点真的内容是不成的。

  “你们看的,都是官方所做宣传,其实是用来洗脑的,你们要知真相,唯有寻那些有良知的历史学家,从他们那里,才知道叶畅此獠思谋之深、着眼之远。我这有本书,建议你们去看看,《注事未必如烟——卫王亲募秘谍回忆录》,写此文者,乃是叶畅安插在长安的一个秘谍,他受叶畅鹰犬,在日本制造了数万人屠戮的卞平所辖,亲自策划了挑动李亨、安禄山之乱,还有废帝李俅之乱——这些人的倒行逆施,尽是叶畅背后策划,他才十余岁初入长安时,便曾杀害当时公主府的管事”

  李纨说得热烈,起身手舞足蹈,神情万分激动,仿佛是发现了什么重大的历史真相一般。但他发现,自己的热情换来的却只有冷场,他滔滔不绝地说了好一会儿,却没有一人回应。

  把他带来的那个朋友拉了他一把,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