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6章:鬼点子_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扭得飞花,随着白云飘~~飘呀飘飘呀,我对你的爱如山高!”

  看着李宪屁股扭来扭曲,满嘴牙膏沫子冲着自己眉飞色舞,沈静冰攥着抹布,牙都快咬碎了。

  虽然已经定下来考试,但是中欧的课程还有两天。

  下午李宪到达闵行校区的大教室时候,正见到蒋晓敏和肖勇集等人聚在一起热烈的讨论着什么。

  “嘿呦,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打了个招呼,李宪便凑了过去。

  几天混下来,这些在当下可以称之为精英的人物,已经与他熟稔的很了。

  特别是蒋晓敏和肖勇集这两个。

  见李宪来了,众人赶紧将他拉到作为上,七嘴八舌的说起了各自的计划。

  一上午的功夫,众人对于怎么应付这一次的考核已经有了清晰的条理。昨晚上一起吃饭的那一堆儿,已经把菜市场里边儿从买菜卖肉的,到弹棉花捏糖人儿的小生意都给包了圆儿。

  而另外几个没来得及在菜市场里选课题的,则是另辟蹊径,准备把各自家乡的小生意,诸如安徽现在时下流行的溶铝铸瓢,以及温州鸡毛换糖这类最原始的以物易物小买卖搬到自己的考核计划之中,并询问李宪能不能行得通。

  “那咋行不通?”听着众人说着自己家乡的小生意,李宪笑呵呵道:“你们可别小看这些小生意。其实这些小生意里边儿的道道儿要是详细说起来,可不比咱做企业的少哩!”

  安徽的溶铝铸瓢和温州的鸡毛换糖李宪还是了解的。

  鸡毛换糖不解释,没回来之前张译演的《温州一家人》他看过好几遍。

  电视剧里边儿那敲糖易物看着简单,可是按生意的活动方式,分工之精密足以称之为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具“糖坊”、“站头”、“行家”、“老土地”等分工,将易物整个环节安排的明明白白,浙商的精明细致,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风格,通过这个产业显露无疑。

  而在东北的时候,成波成波的安徽佬挑着炉子挨个林场村镇走,把家家户户攒的易拉罐,药瓶铝盖等废铝收来熔了铸瓢,也令他印象相当深刻。

  那些看着原始的生意,里边儿学问大了去了!

  “李董,光说我们了。你呢?你准备怎么应付这次的考核?”

  众人唠了一通,还没见李宪有什么准备,不禁问到。

  “对啊李董,这次的考核可是冲着你来的。你准备怎么应付?菜市场里边儿的生意差不多都被咱分了,你准备搞点儿什么?”

  对于这次的考核,李宪倒是没着急。

  说实在的,来中欧他主要就是想学一些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东西。考核成不成过不过的,他还真就没在意。

  王洪洋和罗朗格等人准备diss自己,他是知道的。

  要不是为了这个,他甚至都不想理会这劳什子的考试。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