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三章 相思千千缕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事。

  …

  哲学这玩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像后世,唯物论,唯心论这两大流派争论不休。

  所以说,要在哲学领域和程朱理学下属的流派:河东派争一个高下,那是扯淡的。

  哲学如何区分流派?就是要回答几个基本问题。譬如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1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即:是意识优先于物质,还是物质优先于意识?2世界是可以认知的,还是不可认知的?

  而具体到大明朝的哲学思辨,那就是要回答独尊儒术之后,在儒家这千年以来的体系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张昭对此一无所知。要问他法家和儒家的区别,他还能扯几句。具体到这种层次的问题,他真不知道。

  所以,不能从纯哲学的角度去打擂台,而是从经世致用这方面去斗争。

  儒学有很大的弊端啊!比如,他在经济领域的表述完全是在扯淡。到明朝还有方孝孺这样的人喊井田制。

  这就是属于极大的弱点。

  所以张昭打算从经济学这方面去和儒学打擂台。其实,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是他另立新学,从根子上把儒学给毁掉。

  要知道,在自然科学,儒学更加的脆弱,不堪一击。因为,自然科学有一个很牛逼的地方:它可以通过实验去验证定理。

  譬如:初中物理学中的牛顿三大定律。这都是可以做实验的。更别说化学,那更直观。能把儒学的脸打的生疼!

  但是,张昭没打算去挑战这么高的难度。直接拆儒学的根基,反扑的力度也会是空前的。

  一步一步的来吧。

  他现在需要时间去发展经济,推动社会改革。说的更直白点,他要培养一批跟着他走的利益集团,这样才不怕反扑。

  儒学不就是一帮搞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在撑吗?

  他的力量现在还很弱小。

  …

  …

  “走吧!”

  张昭沉思了一会,带着随从、亲卫们绕到城南的平江伯府看望陈夕凤。

  这段时间过年,这只金凤回平江伯府小住几日,陪着她母亲。

  马车走在繁华的南城道路中,将近傍晚时才抵达。

  张昭给陈家一个子弟引到正房的花厅中稍等。这是对他身份的重视。

  稍后,便见陈夕凤带着香风盈盈而来。

  她穿着件橙色的长袄,凶大腰细的丰腴身段显不出来。鹅蛋脸儿白净,五官充满着古典意韵,明艳动人。此时,一双水汪的丹凤眼中藏着难言的惊喜。

  陈夕凤声音清澈的道:“老爷,你怎么来了?”

  张昭微笑着看着自己的美妾,轻轻的抱着她,让她羞的满脸绯红。这不是家里啊!萍儿看见倒没所谓,关键是花厅这里门开着的。这里人来人往的。但四五日未见,她还是很想念丈夫的怀抱,闭上眼睛,依偎在张昭怀里。

  “有点想你了。过来看看。这几天在这边可还好?”

  陈夕凤感觉心颤了一下。如同一池春水,无端的被风吹皱。心中仿佛有甜蜜的滋味流淌而过。或许,再过十年,她都会记得此时他特意过来看她说着平淡却触动她心弦的这一幕吧?

  “老爷…”

  “咳咳…”俏丫鬟浮萍咳嗽两声。提醒有人过来了。

  张昭笑笑,松开陈夕凤,道:“你安心陪着你母亲。我过两天来接你回去过元宵。”

  陈夕凤仰着头,凤眼中柔情万种,妩媚入骨,乖巧的答应,“嗯。老爷,你何时离京?”

  张昭道:“一时半会走不了。还得和朝堂诸公掰扯。”

  他得把年前提的那些政策、方案全部都落实,才能去辽东、奴儿干都司。

  陈夕凤牵着张昭的手,“那你留下来吃晚饭?”

  张昭摇头,“我和你两个哥哥喝酒吗?你婉儿姐姐她们等着的。”

  “哦。”

  陈夕凤情绪有点低落。不想才见到他就分别。但是正到饭点,张昭说的是实情。

  她带着丫鬟浮萍依依不舍的送张昭到垂花门,目送他在淡淡的早春夜色中离开。心中相思千千缕。却不知从何时而起。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