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夸_盛唐夜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了城楼。

  “叶畅,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李隆基把叶畅召到近前来,脸色已经恢复如常,不过还有些不快。

  这是对叶畅的,这场比试,搅风搅雨,造成好大的声势,也引起了他的兴趣,可叶畅这时不在试棚之中,跑到了这里来,若是比试有了变故,岂不扫了他的兴致,也坏了朝廷的声名。

  “臣又不参与比试,自然来圣人身边,以备圣人顾问。”叶畅笑眯眯地道

  “你不参与?”李隆基吃了一惊:“就靠着你那书院教出的那些……少年郎?”

  “他们足矣,单以算学而言,臣未必是他们的对手了。”叶畅道。

  “呵呵,你也太过自信了。”李隆基心里有些不以为然。

  或许是太顺了,故此叶畅有些小视天下英雄吧,他手下的那些学生们,虽然可能挺厉害的,但是怎么能稳胜过国子监的太学生和算学博士们?

  此时便见试棚中,京兆府的小吏开始宣读此次试较的规则。

  双方各出十题,当然,出这十题者必然自己有答案,否则专出谁也无法解的题目,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试较总时一个时辰,每解一题,便交纳一题答案,谁解开的题多谁胜;若是规定的时间内双方解出题目相同,则以先解完方为胜。

  考场周围完全静下来,无论对于参与试较的双方,还是看热闹的百姓,这都是极新奇的事情。

  “咦,国子监算学馆这边人好多,而旅顺书院那边,怎么只有三个人?”有人看出了问题,惊讶地问道。

  “旅顺远在数千里之外,哪里能及时调来那么多人手,据说这三位,乃是旅顺书院佼佼者,叶公带着身边,原是准备耳提面命,恰好遇到今日之事,所以出来比试。”

  “那也太不公平了吧,三对二十余人……而且他们三个都如此少年,那边却是一堆大叔”

  看热闹的提出这个问题,李隆基也同样提出这个问题:“叶畅,你只以三人对二十余名国子监师生,未免太小瞧国子监了吧?”

  “非是臣小瞧,算学之事,又不是战阵之上,人多者必然占优。”叶畅一笑:“虽是一人智短众人计长,可做这些题,却不存在这样事情。”

  叶畅话语中未了之意,李隆基听了出来。叶畅分明是对自己的这些随从极有信心,觉得他们可以轻易碾压算学馆之人。

  既是这般有信心,那么就还有热闹可看,李隆基要的,也只是有热闹可看

  紧接着双方拿出各自备好龗的备试材料,给小吏检查,确认并无夹带舞弊之举。算学馆那边,是一叠稿纸、一些笔,再就是算筹,瞿昙巽检视了一遍自己这边的东西,便去看旅顺书院那边的物品。

  纸、笔自不必说,甚至旅顺书院用的铅笔,瞿昙巽都不觉得奇怪,因为铅笔如今也是旅顺外销的商品之一,在长安的文房四

  请收藏:https://m.lt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